国际商法课件:第2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商法课件:第2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

* W电力公司诉Union太平洋铁路公司案 原告 W电力公司与被告铁路公司签订1999-2005年的运煤合同,约定在回程不空载时,运费率为每吨13.2美元,否则为15.63美元。被告的火车原本在回程为一家钢铁公司运钢。合同签订后,钢铁公司就破产并将停业。被告寄信给原告称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并要对空载的回程按较高运费率收取。原告诉至法院指控被告违反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法院判决原告败诉。 * 但是,若履约不可能的原因只是暂时的,则在考虑这种原因对合同影响的情况下,免责只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具有效力。 此外,根据英美法系国家的一些判例,如果履约不可能是由第三方造成的,那么当事人虽然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案例: A与B货物买卖纠纷案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但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遭遇商业风险的,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除义务并免除责任。 案例:NF公司诉FT国际公司案 * A与B货物买卖纠纷案 由于土耳其垄断供应者撕毁合同,卖方A无法得到货物向买方B交付,卖方便以无过错、履约不可能为由主张免除违约责任。英国法官却认为,卖方仍应对买方承担违约赔偿责任,至于土耳其垄断供应者撕毁合同一事,应由卖方自己决定是否追究或如何追究其违约责任。 * NF公司诉FT国际公司案 原告NF公司同意向被告FT公司出售1000公吨某化工产品,后来因该货物的市场价上涨43.71%而以商业上的不可能为由要求法院撤销合同。意大利法院判决原告败诉,理由是即使证明存在涨价,原告也不能根据商业上的不可能履行规则要求免于履行,除非原告能证明履行会在经济上导致自己没有资源予以履行。 * 5.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除上述几种原因外,混同(当事人进行了合并等)或提存等也被很多国家法律规定为合同解除的原因。 案例 某医药商店承包人尹某到某市第三制药厂购买了一批中药产品。尹当时付清了货款,双方协议:20天后提货,若发生纠纷到某仲裁委员会仲裁。但过了一年,尹不仅未提货而且下落不明。药厂致函尹的单位,促其速来提货。药店回信称:尹是该店的承包人,一切业务均由他本人负责,现尹出差在外,不清楚他何时回来。该厂再次通知尹的单位,决定代为拖运。药店竟回信拒收货物,并称如果拖运,一切损失由该厂负责。药厂在此情况下,只能将尹某所购药品向本厂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提存公证。该批药品有效期只有两年,若积压下去,可能失效。在此情况下,药厂经公证处许可,将该药品变卖,将变卖的价金扣除保管费予以提存。提存后一个月,尹某来到第三制药厂,称双方协议提取货物的时间是20天以后,但未规定多少时间必须提货。因此,第三制药厂变卖药品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遂依据仲裁协议向某仲裁所申请仲裁。 分析 这是一个提存的典型案例。第三制药厂的行为完全符合合同法的规定,是合法的提存行为。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而使合同终止的制度。第三制药厂依法提存后,其与尹某的合同已经终止,尹某不得再向第三制药厂主张债权,而只能向提存部门主张权利。 * 第六节 违约的救济措施 违约是指当事人无合法理由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义务的行为。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以采取法律上的救济。 北大西洋船舶公司诉海威汀造船厂案(1978) 被告(海威汀造船厂)同意按固定价为原告(北大西洋船舶公司)建造一艘船舶。在交付前被告要求加付1O%的款项,鉴于自己急需船舶,原告被迫同意加价。船舶交付后,原告继续竹款直至原合同价款与被迫同意增加的款项全部付清。后来,原告以胁迫为由,向法院提出撤销加价承诺,要求被告退还多收的价款。 英国法官认为,交付船舶后,被告不再拥有胁迫手段,原告仍然将加价部分付清这一事实表明,原告以默示方式放弃了行使对加价合同的撤销权。 案例:美国诉伯利恒公司——显失公平 1918初,美国航运委员会舰队公司(一家政府公司)与伯利恒军舰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在事先讨价还价的基础上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在谈判过程中,伯利恒公司坚持的条件是:政府支付的建造军舰的费用应当包括成本费和一笔固定费用;还应当包括一笔节约奖金,其数额为实际成本与估算成本的差价的50%。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和避免承担责任,该政府公司一方的谈判代表最终作了让步。根据该合同条件,由于结

文档评论(0)

cxlwx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