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二、病因病机 5.肾虚血瘀 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大病久病,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阳不足则血失温煦,运行迟滞;肾阴不足,虚火内生,热灼血瘀;瘀血结于胞宫而发病。 * ppt课件 * 二、病因病机 6.痰瘀互结 素有痰湿内蕴,或脾阳不振,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而为痰,痰浊与气血相搏,凝滞气血,痰湿瘀结,积聚不散,壅滞冲任而发病。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1) 病史 有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病史,或有不孕史,或有剖宫产、人工流产术等手术史。 1.子宫内膜异位症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2) 症状 疼痛 月经异常 不孕 其他 继发性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疼痛固定不移,多位于腰骶部,下腹部或盆腔,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内侧。常于经前1~2天开始,以经期第1天最剧,以后逐渐减轻并持续至整个月经期。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 约40%的患者伴有原发或继发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于其他部位。 肠道:腹痛、腹泻或便秘,周期性少量便血;尿道:周期性尿血; 呼吸道:经期咳血及气胸; 腹壁瘢痕:切口瘢痕处有结节,经期增大,疼痛加重。病灶在会阴切口或伤口瘢痕结节,见经期增大,疼痛加重。 * ppt课件 * Diagram 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在腹部可扪及,若病变累及腹壁切口、脐部等,在相应部位可触及硬韧、不活动、边界不甚清楚的触痛性结节。 (3体征) 妇科检查:若病变位于宫颈,可见紫蓝色小点或出血点,质硬触痛。子宫多后倾、固定,宫骶韧带或子宫直肠窝等处可扪及硬性触痛性结节。若病变位于卵巢可于宫旁一侧或双侧附件区扪及囊性肿块,常较固定,可有压痛。 三、诊断要点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血液检查 血清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值测定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并可作为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准确的方法,镜下看到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即可确定诊断,也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用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 ①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盆腔或其他病变累及部位的包块,了解病灶位置、大小和形状,对诊断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有重要意义。 ②钡剂灌肠:有助于发现子宫直肠凹陷及直肠阴道隔内异症病灶。 ③必要时盆腔CT及MRI检查。 (4) 辅助检查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多采用1985年美国生育学会(AFS)提出的修正分期法,此法需经腹腔镜或剖腹探查确诊。主要按照内异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深度与粘连程度进行评分(表1)。 未行探查的临床分期可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待定)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1cm 1~3cm 3cm 腹膜 表浅 1 2 4 深部 2 4 6 卵巢 表浅 1 2 4 深部 4 16 20 粘连范围 1/3被包裹 1/3~2/3被包裹 2/3被包裹 卵巢 疏松 1 2 4 致密 4 8 16 输卵管* 疏松 1 2 4 致密 4# 8# 16 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程度 部分 全部 4 40 表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修正的AFS分期评分法) * ppt课件 *双侧卵巢、输卵管均分别计分;# 如输卵管完全阻塞,此项计16分; I期(微病灶)评分1~5分; II期(轻度)评分6~15; III期(中度)评分16~40; IV期(重度)评分40 三、诊断要点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1) 病史 有月经量多、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病史,或有多次妊娠、反复宫腔操作、分娩时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史。 2.子宫腺肌病 (2) 症状 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以及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疼痛固定不移,多位于下腹正中,常在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结束。可有不明原因的月经中期阴道流血、性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 ppt课件 * 三、诊断要点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制定的内异症临床分期标准: 重度 ①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大于3cm(单侧或双侧);②盆腔粘连明显;③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片状增厚,伴触痛结节;④病变累及直肠、膀胱,伴子宫固定不动(重度广泛性)。 轻度 ①散在的病灶种植,卵巢触痛,正常大或略大,但无明显的内膜囊肿形成;②粘连轻微或不明显,子宫、卵巢均活动。 中度 ①卵巢单侧或双侧有多个病灶,卵巢增大,或有小的内膜囊肿形成,但囊肿直径不超过3cm;②输卵管、卵巢有黏连;③有明显的散在病灶硬结,可触及触痛结节。 *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