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桃花源记》
教材分析
1.《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诗人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2.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为农村地区八年级学生,古文功底相对较差,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须循序渐进。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多读、多想、多讨论、并达到背诵的地步,最后才去体会文章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水平。
3.学生认知障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相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2.分析课文
3.巩固练习
一、导入 课文
二、文学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四、增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水平,加深课文理解。)
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五、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个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六、品读全文
七.讨论总结
1.学生朗读课文
2.讨论,分组活动
3.练习作业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实现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作者借此文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个意图;发展学生个性,训练学生的评议表达水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 →访问 →离开 →再寻
(优美、奇异、安定、自由、快乐)
虚构?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一、学生自评:
1.今天对所学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
2.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3.还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个点上,应把握好,而且能够用灵活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实行深入的探究。这体现了新课程对人文性的注重,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教学反思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技法+范文+素材)统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提升精讲.docx VIP
- 测绘工程监理讲解.ppt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解读-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pdf VIP
- 雷顿三坐标操作手册.pdf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资本深探】周亚辉投资笔记全集.pdf VIP
- DB13(J)_T 8357-2020 十字槽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2024年版).docx
- 鲁教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doc VIP
-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4.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