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违行为管理规定
“三违”行为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有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以下简称“三违” ),引导和教育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产形势的稳定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
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人员及进入公司辖区内的相关方人员。
,确保安全生
,特制订本制
三、术语与定义
1、违章指挥 :是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 准、制度及公司规章制度的指挥行为。
2、违章作业 :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 度的行为 ,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
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等。
3、违反劳动纪律 :是指违反劳动生产过程中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
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职工遵守的规章制度的行为。
四、机构与职责
1、安全部门重点组织查处作业中的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等行为
人员的再培训, ,广泛宣传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违章违纪的危害性
违”行为。
2、人力资源部门重点组织查处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组织 “三违”
,曝光“三
3、各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严格查处“三违”行为 ,并进行针对性
的安全意识教育。
五、管理内容与要求
1、公司安全部门应结合各类检查及时查处“三违”行为 ,对查出的“三违”
行为除向责任单位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外 ,并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给予处罚。
2、 各部门对日常工作中查出的 “三违” 行为除批评教育外 ,可根据情节轻重
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予以处罚。
3、各级、各部门人员对发现的“三违”行为均应报告相应安全部门。
4、 因 “三违”行为导致险肇事故的 ,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对违反“三违”红线的责任人员予以直接待岗学习 ;屡查屡犯者 (6 个月 内个人累计出现 3 次以上 ),除对责任人员加倍处罚外 ,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 实行待岗学习 ,凡待岗学习人员须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8、若“三违”人员对其“三违”事实有争议时 ,由安全部门负责核实。
9、 经核实不属于 “三违” 行为或与事实不符时 , 需取消对当事人违章行为的 处罚 ; “三违”行为经核实属实的 ,对行为人或部门从重处罚。
10、非本公司人员发生“三违”行为时 ,接待部门和责任部门应及时制止并 批评教育。如不听从劝告 ,应立即劝其离开相关区域。
11、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设施、 设备和施工作业场所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12、鼓励员工对“三违”现象进行举报。对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进行
奖励 ,被举报部门或个人不得对举报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打击报复。
六、 “三违”行为认定范围
1、 “三违”红线
(一 )因“三违”行为造成重大险肇事故的责任者 ;
(二)群体性违章行为责任者 ;
(三)瞒报、谎报、迟报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者 ;
(四)易燃、易爆区吸烟或携带烟火 (火种 )的责任者 ;
(五)未经安全教育上岗作业人员 ;
(六)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
(七)危险作业未经审批 ,安全措施未落实进行作业责任者 ;
(八)发现隐患 ,未报告、排除的冒险作业人员 ;
(九)擅自启用查封或报废设备责任者 ;
(十)擅自决定变动、拆除、挪用或停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2、违反劳动纪律
(一 )班中睡觉 ;
(二)班中打架斗殴 ;
(三)固定岗位脱岗、窜岗 ;
(四)酒后上岗 ;
(五)作业时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
(六)不执行交接班制度 ;
(七)带班干部无故不到岗位 ;
(八)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 ;
(九)其他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3、违章指挥
(一 )允许、批准未经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 ,从事生产工作 ;
(二)在无有效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与现场实际不符、 安全措施不完善的情况 下强令职工作业 ;
(三)违反规程、规定 ,越权指挥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
(四)允许批准购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鉴定和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的 ;
(五)管理职责范围不清 ,指挥不当、失职或越权指挥 ;
(六)擅自变更未经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 ;
(七)其它指挥性违章行为。
4、管理违章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