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李仲荣;;重点难点;概论;小儿外科学(第6版);导致小儿软组织感染主要取决于:
病原菌毒力和数量
宿主抗感染能力
机体存在易感因素
根据感染来源,将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TI)分为:
社区获得性SSTI
院内SSTI;根据细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不同,小儿对感染的反应亦有所不同,主要有下列4种:
(1)正应性反应
(2)强应性反应
(3)弱应性反应
(4)无应性反应;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
消化道症状
其他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血C-反应性蛋白(CRP)升高
降钙素原(PCT)升高
慢性感染的表现:局部肿胀,稍有压痛,全身症状少,无体温上升。;治疗原则: 消除病原菌,促进毒素排出,增加机体抵抗力,恢复生理功能。
全身治疗
营养和支持治疗
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大量应用抗菌药物
抗休克治疗
局部治疗
脓肿未形成时的药物外敷、理疗,脓肿形成后的切排引流及以后的敷料更换。 ;急性蜂窝织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要病理变化:
局部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病变中心区组织坏死、液化后可形成脓肿,伴有厌氧菌感染者坏死更为明显。
病灶周围可伴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常发生在头皮、口腔、颈部、胸腹壁、臀部,手指及足趾等部位亦可发生。
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
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C-反应性蛋白(CRP)升高。
诊断:
根据典型的局部和全身表现,即可诊断急性蜂窝织炎
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增高有助于诊断
超声检查和CT、MRI等影像学有助于定位及是否脓肿形成;同概论治疗原则。
蜂窝织炎早期局部无波动感时,用鱼石脂油膏、抗生素软膏外敷。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针对性、敏感的抗生素。;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常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急性淋巴管炎多发于四肢;
急性淋巴结炎在小儿多见于颈部。;根据细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弱不同,小儿对感染的反应亦有所不同,主要有下列4种:
(1)正应性反应
(2)强应性反应
(3)弱应性反应
(4)无应性反应;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
(1)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浅层淋巴管引起的感染。
(2)管状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
病变部位常有一条或多条红线向肢体近侧延伸,硬而有压痛,俗称“流火”。
发生淋巴结炎时,早期淋巴结肿大,局部有红肿、压痛,尚能活动。
炎症加重后红肿可向周围蔓延,局部出现肿块,不能移动。;根据急性炎症的局部和全身表现,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诊断比较容易。
辅助诊断:
(1)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定
(2)超声检查
(3)细针穿刺活检或淋巴结切除活检;急性淋巴管炎的治疗主要是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急性淋巴管炎或急性淋巴结炎并发蜂窝织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给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退热等对症处理。
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新生儿脐炎;;多因羊膜早期破裂、产程延长、产道感染、脐部处理不当引起。
也可继发于卵黄管或脐尿管未闭引起的感染。
脐静脉插管输液或换血亦是诱发脐部感染的一个原因。
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临床上以慢性脐炎就诊者多见。
主要表现:
脐凹内脐带脱落创面有少量黏液渗出或脓性分泌物;
脐带创面持久不愈,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脐部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脐茸;
脐凹周围皮肤略有红肿,可有轻度糜烂;
一般无全身反应;
慢性脐炎治疗不当可转变为急性脐炎。;急性脐炎时脐部红肿明显,边界不清;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
炎症局限后有时可形成脐部脓肿;
急性脐炎加重后,可向各个方向扩散。;根据慢性脐炎或急性脐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
应与脐茸、脐窦及脐瘘等相鉴别。;脐炎早期:局部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脐部清洁、碘伏棉签消毒。
脐部肉芽肿,可自愈。
有蜂窝织炎时须尽早选用广谱抗生素,以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八章 静脉营养.ppt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章 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和胎儿外科.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九章 小儿腔镜外科.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六章 围术期输血.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三章 围术期处理.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八章 小儿泌尿外科疾病.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二章 肿瘤外科.ppt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九章 运动系统疾病.pptx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六章 胸部疾病.ppt
- 小儿外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七章 腹部疾病.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