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巴克在中国的连锁经营模式
关键词 :
经营模式;连锁;特许经营
1998 年 3 月,星巴克进入台湾, 巴克已成为了国内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 设近 500 家门店,其中包括中国大陆
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
1999 年 1 月进入北京, 2000 年 5 月进入上海,目前星
迄今已在包括香港、 台湾和澳门在内的大中华区开
22 个城市的 230 多家门店。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
星巴克的路上” — 星巴克的这句经典广告语已为绝大多数时尚小资所熟知。 它所标志的已经
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
一、星巴克全球模式及中国模式的改变
星巴克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 目前, 星巴克在北美、
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等国家拥有超过 1.3 万多家咖啡店,员工超过 11 万 7
千人。除咖啡外,星巴克亦有茶、馅皮饼及蛋糕等商品。其跨国经营历史较长,并在全球普
遍推行三种商业组织结构:合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在英国、泰国等地,星巴克通
常采取持有 100% 股权的独资直营模式;日本等地,星巴克采取占
式;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上海等地,星巴克进入初期采取占较少
50% 股权的合资公司模
( 一般在 5% 左右 )
股权的许可协议模式;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北京等地市场,星巴克进入初
期不占股份采用纯粹授权经营的模式,如 Figure 1 所示。
时间
时间
1999
2000
2002
2005
2005
2006
Figure 1 星巴克早期全球经营模式
1. 星巴克中国市场进入方式
星巴克咖啡店以许可经营和合资经营相结合的模式进入中国。
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联手在北京打造中国第一家星巴克分店。
1999 年,星巴克与北京
2000 年,星巴克与上海
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合作进入上海市场; 2002 年, 与美心星巴克咖啡餐饮 ( 南中国 ) 有
限公司合作进入广州和深圳市场。从 2005 年开始,星巴克在青岛、西安、沈阳、大连、成
都、重庆等二线城市已经或者即将建立自己的直营店,如 Table 1 所示。
市场
北京
上海
华南地区
二线城市
合作方
北京美大星巴克
咖啡公司
上海统一星巴克
咖啡有限公司
美心星巴克咖啡
餐饮有限公司
青岛美国星巴克
咖啡有限公司
Table
地区
京津地区
长三角等地
珠三角地区
成都
青岛
西安、重庆、大
连、沈阳
1 星巴克中国模式的转变
合作方式
起初授权, 06 年
直营
特许经营, 03 年
控股到 50%
特许经营, 03 年
增股到 51%
独资直营
2. 星巴克中国经营模式的转变
2003 年 7 月, 星巴克集团提高其在上海合资公司中的股份, 使其从原来的 5%增至 50%。
2006 年 9 月,星巴克与美心公司合作建立成都星巴克之后,在广州美心星巴克公司中的股
权增至 51%。 2006 年 10 月, 星巴克向私募基金汉鼎亚太和其他股东收购北京美大咖啡有限
公司的控股股东 H ighGrown 投资集团 ( 香港 )有限公司的所有权。通过股权收购,星巴克取
得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 90% 股份,且收回了京津地区的经营权。至此,星巴克在中国彻
底放弃授权经营,全面开始直营扩张。
二、星巴克中国经营模式转变的原因及不
足
1. 经营模式转变的原因
第一, 利润驱动经营模式的转变。
亮点。 但在特许授权商和合作模式中,
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 中国很快成为星巴克全球业务
星巴克总部只能从营业收入中提取少量固定比例的提
成,因此,巨大的利润诱惑是星巴克直营扩张的本质原因。
第二, 中国有关特许经营的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特许经营仅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市场尚
不成熟, 法律不够完善, 对加盟者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确, 加盟模式必然会出现加
盟商不遵守盟主要求的现象。 同时, 知识产权的保护亦是加盟模式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克的品牌价值可观, 在法律规范不健全的条件下, 星巴克对加盟店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滋生各种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星巴
容易
第三, 品牌保护的需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