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科学防范与谈判艺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的科学防范与谈判艺术;第一节;经典案例: 肖志军拒绝签字, “妻子”李丽云难产身亡 ; 肖志军在手术通知单上写道:“坚持用药诊疗, 坚持不做剖腹手术, 后果自负。” 为确定肖志军精神没有异常, 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神经科刘医生, 经过问询, 这名男子思绪很清楚, 精神毫无异常。 医院妇产科医生在3个小时抢救过程中, 一面请110紧急调查该孕妇户籍, 试图联络上其她家人; 一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各级领导, 得到指示为:假如家眷不签字, 不得进行手术。 ; 在“违规???与“救死扶伤”两难中, 医院几名主治医生只好动用全部抢救药品和方法, 而无法进行剖腹产手术。呼吸机不起作用后, 几名医生又轮番对患者进行心脏按摩。在抢救过程中, 女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过4次, 均被抢救过来。 下午4时至7时20分, 抢救3个多小时, 7时20分, 22岁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法规链接: ;法规链接: ;律师提议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法规链接: ;法规链接: ;法规链接: ;法规链接: ;法规链接: ;近亲属: ;代理及法定代理人: ; “朝阳医院侵权案”一审结案; “朝阳医院侵权案”二审开庭; “朝阳医院侵权案”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朝阳医院侵权案”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朝阳医院侵权案”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家眷意见应该是医院实施特殊诊疗必需前置程序, 因为一旦实施医疗行为或者医疗行为失败, 尤其是造成患者伤亡时, 患者家眷利益情况将直接收到影响, 如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代为赡养父母、抚养小孩等。 作为关键利害关系人, 家眷拥有特定权利是合理, 也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通行制度。;对“家眷权利”认定: ;一、患者权利;患者两项关键权利 ;患者知情同意权 ;医疗侵权责任;患者知情同意权 ;患者知情同意权 ;“她是4个孩子母亲”;取得患者(家眷)知情同意 ;患者知情同意权 ;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统称生命健康权。在医疗事故中医院侵犯患者就是这个权利。 注意: 《协议法》五十三条要求: 协议中对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免责条款无效。可见, 医院和患者签署免责协议都是无效, 它们最多只能起到知情同意作用。;手术知情同意书“范本”已推出;麻醉同意书“范本”已推出;输血诊疗同意书“范本”已推出;特殊检验、特殊诊疗同意书“范本”已推出;患者知情同意权 ;患者复印病历资料权利 ;医疗机构书写和保管病历资料 ;病历书写保留原样;仅复印客观病例资料 ;仅复印客观病例资料 ;患者复印病历资料权利; 二、患者应尽义务; 充足利用“类比推理”抗辩思维模式; 充足利用“类比推理”抗辩思维模式; 充足利用“类比推理”抗辩思维模式; 充足利用“类比推理”抗辩思维模式; 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权利;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权利;四、轻易引发纠纷医方执业规则 ;保密责任;轻易引发纠纷医方执业规则 ; 五、医患间沟通交流及其意义 ;患者满意评价;医患之间沟通交流 ;语言交流与情感沟通;洞察病人心理: 沟通、了解、信任前提;第二节; 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 医患双方对抗焦点关键集中四个方面: 1. 患者不理想结果是否属于损害; 2. 医方是否有过失(过失或有意); 3. 医方过失在患者损害结果中责任程度; 4. 医疗侵权赔偿项目认定及赔偿数额计 算。; 在认定医疗过失行为责任时, 一定要高度重视医患双方思维方法恰好相反: 患者: 逆向思维 医院: 正向思维 注意: 医患双方争吵关键不是“对错”问题, 而是“说服力强弱”问题, 即天平向谁倾斜问题, 即博弈。 ; 二、争论关键不是“对错”;关键提醒: 情感与理性; 在现在社会环境对医院不利背景下, 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中, 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谈判思维方法。 这是医院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利益, 将纠纷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关节点。; 谈判活动主体是人, 不管谈判客体是什么, 都必需经过人来进行。假如谈判者只注意到谈判内容关键性, 而忽略了对于参与谈判人研究, 就极难全方面把握谈判主动权。 ; 在任何一个非个人谈判中, 都有两种需要在同时起着作用: 一个是该组织需要, 另一个是该谈判者个人需要。 因为“自居”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 个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她作为“自然人”特征, 而在精神上成为某一组织、群体一部分, 这时, 组织或群体需要在表面上将会显得高于她个人需要。; 在自居作用出现时, 并不意味着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