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之年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样年华 名作导读 罗曼?罗兰说:“每个孩子都具有极大的做梦的能力,这种能力扩大他所发现的一切, 用咿咿呀呀的喊声延长他的欢乐的颤动。”就是这种做梦的能力让每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期 都蒙上了一层绮丽的紫色光芒。无论童年时是快乐亦或悲伤,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回味时却总 会变得像是水晶那样逢彻空灵了。 十四岁时的周作人先生萌发了对异性的朦胧好感,天真的英子为骆驼不见了而惆怅; 童年的莫言沉浸在小说的情节里。 年华似水,三位作家回忆自己的水样年华时多了些什么呢?是不是也像辛弃疾那样: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初恋 周作人2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 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 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 便认她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 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 推进门来游嬉。她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讪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 升公用的一张板桌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庠3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的看过她的面貌与姿态。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 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 开不起眼来去端详她了。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 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 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 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 希求迷蒙的喜乐。并不问她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是爱着她,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 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也是她所给我的赐物了。在她是 怎样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有想到男女夫妇的问题。有一 天晚上,宋姨太太忽然又发表对于姚姓的憎恨,末了说道:“阿三那小东西,也不是好东西, 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嫉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嫉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道:“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嫉子, 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选自周作人《谈虎集》。 2周作人(1885 -1967),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 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散文集《谈虎集》、《雨天的书》、《夜 读抄》等。 3陆润庠(1841?1915),清朝末年书法家。 大半年的光阴这样的消费过去了。到了七八月里因为母亲生病,我便离开杭州回家去了。 一个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顺便到我家里,说起花牌楼的事情,说道:“杨家的三姑 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像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 块大石头己经放下了。 周作人先生的文字素以“冲淡平和”著称,就像是一杯苦茶一般。在他的笔下一场风不 起浪不动的少年心事是那样的娓娓动听,似乎没有趣味却又蕴含着无限趣味。青春的萌动, 来自我们对未知的好奇,等到心意阑珊时,一切就归于平静,回首当年情境,作者自己保持 着理性的节制,但是仍有一丝眷念。 冬阳童年骆驼队4 林海音5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乂干乂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 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 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 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己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 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 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 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 “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 ”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文档评论(0)

136****90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10112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