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灾中居民的疏散及安置问题——以2013年余姚洪水为例.docVIP

城市洪灾中居民的疏散及安置问题——以2013年余姚洪水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城市洪灾中居民的疏散及安置问题——以2013年余姚洪水为例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率急剧增加。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频繁遭遇诸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不仅使城市化的成果饱受摧残,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遭受严重的破坏,心理上更是经历恐慌与折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2007年济南7.18特大暴雨,2011年6月武汉市暴雨洪灾,2013年北京7.21大暴雨,此类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救援是减轻灾害的关键。本文选取的案例地是浙江省余姚市(县级市)。在2013的秋台风“菲特”袭击下,这座全国的幸福文明城市饱受打击,台风导致的暴雨使得全城71%的区域浸泡在洪水中。本文主要就余姚城区的受灾情况和灾后救援中对居民的疏散及安置问题作了研究,以期能发现问题,提出些许建议,供全国其他城市应对此类灾害时借鉴。 关键词:余姚;暴雨内涝;居民疏散;居民安置 引言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及北纬中带两大灾害带的交叉地区,是世界上灾害严重且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处于洪水水位以下的县市有800多个,建国50多年来,长江、黄河、海河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联合国在1989年提出把20世纪90年代作为“国际减灾十年”,世界各国均积极研发防灾减灾的科学技术,并把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建设中,而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相关人才和教育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灾害抵御能力的提高,使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灾害考验[1]。20世纪各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带来GDP的飙升,但是城市的防洪系统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建设。大片农田和湖泊在城市化的脚步下顷刻间变成高楼大厦。大量不透水地面增加使径流系数明显提高。这不仅不能对雨水有所疏导和缓解,反而加剧了暴雨来临时产生洪涝灾害的隐患。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存在巨大的灾害隐患。以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浙江省为例,截至2011年,全省只有1/2的城市储备了较为充足的防汛物资,有较为专业的抢险队伍;全省只有7/10的城市落实了城区预警监测人员和城区避灾场所;另外根据全省防汛防台抗旱预案体系的抽样调查,全省只有54%的地级城市和35%的县级城市编制了城市防洪排涝专项预案[2]。这些措施应对外江洪水方面尚且可以,但是对于城市内涝而言由于存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问题,实际中的可操作性并不强。我国城市的未来之路岌岌可危。 2013年余姚洪水是我国众多其他城市的一个缩影,更是其他城市未来极有可能走的道路。在高速城市化浪潮中用钢筋混凝土建起来的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不仅有高密度的建筑,更有着高密度的人口,然而,在钢筋铁骨之下,是软弱至极的抗灾能力。余姚此次受灾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经验教训,警醒政府部门搞好城市的面子工程的同时,更应注重里子建设,更应进一步强化灾后应急管理体系,及时有效地疏散和安置好受灾人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余姚简介 余姚是浙江的一座县级城市,自建城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东南最名邑”的美誉。作为全国县级幸福文明城市,也曾被联合国评为绿色城市,余姚当地的常住人口大致101万,户籍人口83万。地形上,余姚位于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的交叉地带,地势南高北地,中间微陷,呈锅盖状;余姚南部是四明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盆地和谷地;中部则是姚江冲积河谷平原,有弧山残丘;北部则为钱塘江、杭州湾冲击平原。余姚境内主要河流是姚江,自西向东流经中部城区,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有30余条支流,湖塘水库众多,水网密度。气候上,余姚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2. 台风“菲特”给余姚带来特大暴雨 2013年10月7日,第23号强台风“菲特” 受“菲特”台风的影响,余姚市从10月7日凌晨开始普遍下起了暴雨。截至当天20时,全市平均雨量411.9毫米,最大降雨量达到712.5毫米,姚江水位达到5.07米,市域内已经开始出现大面积积水[3]。到10月9日,余姚全市过程雨量达506毫米,全市有40个雨量监测站雨量超过500毫米,其中最大的梨洲街道张公岭站降雨量超过百年一遇[4]。全市山塘、水库、河网水位不断上升,四明湖水库、陆埠水库、梁辉水库、双溪口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均超过了汛限水位[4]。姚江余姚段最高水位达5.33米 图1 余姚降雨分布图 3.受灾情况 在持续性的暴雨袭击下,余姚遭逢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城镇内发生了严重的内涝,70%的区域被围困在洪水中,成了“江南泽国”,其中积水最深处可达3米。由于水灾导致全市大面积停水、停电,食物供应链中断,严重妨碍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和生活,甚至威胁生命。据统计,全市有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1

文档评论(0)

131415161718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