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AGE / NUMPAGES
高中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商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学习和掌握要点字汇。
鉴赏 9、 13 则选文。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 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可以推却某种责任称为 “当仁不让”,把鉴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慨称为“义愤”,把为了民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
的行动称为“义举”,把拥有崇高道德情操保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
“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军”
在孔子那边,“义”是一个详细根本义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联合说明,通读全文,掌握以下要点词语
⑴找出以下通假字,并进行解说。
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一生之言,亦能够为成人矣。”
⑵解说以下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④子路问成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其的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状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 代事物, 有在名词以前, 作领属性定语, 可译为 “他的”,“它的” (包含复数) 。比如: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传记》 )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以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 “它”不可以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传记》“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 “我的” 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
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边”。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此中的”,后边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问、希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状况可译为“大体”“莫非”“还是”“可要”等,或省去。比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希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往常放在句首,或表假定,可译为“假如”;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比如: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行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故
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定。)
4.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是 还是 .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文意疏导:
1【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荣华与道的关系问题。 只需符合于道, 荣华就能够去追求;
不符合于道,荣华就不可以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此后处能够看到,孔子不反对当官, 不反对发达,但一定切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示自己不会违反原则去追求荣华荣华。
2【评析】 孔子在这里经过评论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而后取”的思想,只需符合
于义、礼,公叔文子并不是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崇高人品者之所为。
3【评析】 孔子全力倡导“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理想的君子,不会老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走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能够说是乐在此中。同时,他还提出,不切合于道的荣华荣华,他是果断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类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4【评析】 这一段,反应了孔子的理欲观。过去的孔子研究中常常忽视了这一段内容,
仿佛孔子主张人们只需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任何人都不会宁愿过贫贫寒
顿、流浪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获得荣华安适。 但这一定经过正当的手段和门路去获得。 不然
宁守贫困而不去享受荣华。 这类观点在今日仍有其不行低估的价值。 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认真斟酌。
5【评析】 本章谈人品完美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好人品的人,应当富裕智慧、克
制、英勇、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好人品的人,应当成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机械租赁方案.docx VIP
- 企业管理5w1h培训(5w管理法则培训课程).pptx VIP
- 手术室业务学习培训ppt课件.pdf VIP
- 新解读GB_T 8190.2 - 2011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_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最新解读.docx VIP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实用.doc VIP
-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ppt VIP
- 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地上碳储量估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学习资料.ppt VIP
- 保护环境_节约资源_.ppt VIP
- 新解读《GB_T 8190.1-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系统》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