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 美术欣赏《格尔尼卡》 课题:《格尔尼卡》 教材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 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 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格 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 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 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 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与主题表达之 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探究中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从而有能力对一些作品进行简单的鉴赏分析。 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 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形式与主题表达 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轻松理解艺术作品的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 现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欣赏、引导讨论 学法指导:预习了解背景资料,讨论法、观察体会法。 教具准备:有关图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同学们的相互评价中,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是以“画的逼 真不逼真”,“像不像”来作为评价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还有 很多不逼真不像的绘画作品就不能被称之为一幅好的作品了吗?(学 生会回答:不是)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评价一幅绘画作品还可以从哪些方 面进行? (构思、构图、题材、表达方式、主题内涵、绘画技巧等等) 不逼真的画同样可以传神,可以表达意义,有时甚至会更突出更 确切的表达。今天我们就要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幅虽然不逼真 但又是令人记忆深刻的好作品:《格尔尼卡》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来说说《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在上个世纪30年代, 西班牙爆发了内战,反动势力的代表--一佛朗哥得到了德国法西斯的 支持,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空军派出三十多架轰炸机对西班 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 3个小时的不间断轰炸,因为当时正逢集 市,所以造成了两千多人的死亡,连毕加索母亲住地几十米外的修道 院也没能幸免。当时毕加索正在法国巴黎为世博会西班牙馆绘制壁 画,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决定创作一幅作品表达对法西斯势力的愤 恨。 请同学们说说,在你们打开书看到这幅画时,大家的第一眼感受 是什么?(乱)请大家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画的这么乱,是他没本事 画整齐,画好看吗? 引导同学们进行分析: 2、1 2、 从色彩的运用来看,作者为什么只用黑白灰?表现法西斯统治 □□的黑暗,人们的恐怖,在西方社会中黑色象征着死亡。 □□ 的黑暗,人们的恐怖,在西方社会中黑色象征着死亡。 大家从大的方面了解了作者在构图、用色方面的特殊用意,那么 他在画面中又具体画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主题内涵的表达又都有 怎样的意义呢?(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逐步深入的分析) 牛马: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的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 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而且最终逃脱不了被刺死的命运,所以 毕加索会以公牛来代表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马的性情温顺,画 面中马的肢体五脏被炸得四分五裂,表现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所遭受 到的痛苦。 灯:在一片混乱、嘈杂的声中,像眼睛一样的灯光发出耀眼的锯齿状 光芒,象征着光明,希望,也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剧的气氛。 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画面中的妇女被画在牛头下,她的两只眼睛已 经化为两滴眼泪。 躺在地上的战士:躺在地上的战士握着一柄断剑的剑柄,他的肢体已 经残缺,但仍死不瞑目 从楼上跳下来的人:在惊恐之中逃命的人几乎绝望地从楼上跳下,在 他的前后是熊熊的火焰。 举灯的女人:1884年,毕加索3岁时,在西班牙马拉加发生了地震, 那天晚上的尖叫、惊恐、毁灭、火焰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爸 爸背着他走出房间,母亲举着灯照路,那场自然灾害带来的印象成为 他描绘战争灾难的基础。 刚才通过大家的分析,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 个基础之上请大家分析一下,这幅作品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 法? 请学生选择回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 (象征主义)象征手法:象征一种具象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这 幅作品中最为突出的象征性含义就是用牛来象征法西斯。(可以请同 学阐释语文修辞中“象征”手法的概念、作用,以和美术作品中“象 征主义”做以对比,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这里很多学生会认为是 抽象主义,教师应简单M比抽象作品与象征性作品的不同特点。) 立体派: 请同学在画面中找找看,作者所描绘的人物动物在形象上都有一 些跟我们日常观察不一样的地

文档评论(0)

134****5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21233020001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