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精美教案.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精美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 父爱之舟 【教学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吴冠中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能初步概括出“我”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课件播放歌曲《父亲》,师激情谈话:如果说母爱是水,那么父爱就是山;如果说母爱是温暖的春风,那么父爱就是火热的太阳。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从梁晓声的文字里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吴冠中去体会那深沉的父爱。 2.揭示课题:父爱之舟。 3.读题质疑:从课题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想问的?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课件出示: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中国画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 3.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恍恍惚惚 客栈 高跷 出嫁 冤枉 嘲笑 枕边 缴学费 蚕茧 煮饭 报考 启迪 偏僻 纸屑 (1)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2)师提示重点:“栈”不读jiàn,应读zhàn;“缴”不要读成jiāo,应读jiǎo;“嘲笑”的“嘲”不能读成cáo,应读cháo;“屑”不要读成xiāo;“冤枉”的“枉”应读成轻声。 (3)指导书写生字,提示“考、屑”两个字的写法。 (4)检查初读情况:抽读、轮读,多种形式读,互相纠正,及时评价。 4.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1)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 预设:父亲养蚕卖茧给“我”买枇杷;住客栈心疼“我”被虫咬,要加钱换房;逛庙会时,给“我”买豆腐脑自己却不吃;给“我”做万花筒;雨雪天背“我”上学;凑钱给“我”缴学费,送“我”上学,给“我”铺床;送“我”报考师范学校;夜里为“我”缝补棉被。 5.引导梳理文章结构:开头写“我”刚从梦中醒来;中间具体写父爱的点点滴滴;结尾再次写梦醒,照应开头。 【设计意图】检查字词环节出示了两行词语,第一行是读音易错的,第二行是字形易错的。梳理场景和文章的结构,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板块三 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想:文中哪个场景最打动你?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 (1)预设一:(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①读:齐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这写的是什么场景?(父母半夜添桑叶,父亲给“我”买枇杷) ②画:边读边圈出文中体现父亲特点的词句,重点读一读。 ③议:同学之间议一议: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读出了父母的艰辛和劳累,读出了父亲对“我”的疼爱。从“在半夜起来”“每年”等词语中能体现出来。 ④再读: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话,读出生活的艰辛和父亲对“我”的爱。 ⑤归纳学法:读——画——议——再读。根据这种学法学习其他的场景。 (2)预设二:父亲送“我”上学,住客栈时心疼“我”被虫咬,要加钱给“我”换好房间。 ①读: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 ②思:父亲那么节俭,为什么愿意加钱给“我”换好房间? ③议:“我”却不肯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④再读:带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敬重和体贴,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话。 (3)预设三:逛庙会,买热豆腐脑,做万花筒。 ①读:师生接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说: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街市。 ③议:小组讨论一下,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预设:“我”家境贫困,尽管街上吃的应有尽有,“我们”却只能吃凉粽子;父亲舍不得“我”受委屈,给“我”买热豆腐脑,但自己舍不得吃;没钱买玩具,父亲就亲手做万花筒。“我”懂事,体贴父亲,哪怕很馋也不忍心叫父亲买东西。 ④想象:一个大男人做万花筒,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再次谈自己的感受。 3.师小结:这三个自然段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父亲浓浓的爱就在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他们父子之间的爱。 板块四 积累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