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研究报告-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槃见云开.docx

锂电池产业研究报告-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槃见云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锂电池产业研究 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槃见云开 ? ? 一、2021年高镍元年,2022年高镍放量,高镍未来已来 1.1 能量密度叠加成本优势,高镍大势所趋 高能量密度与低成本为动力电池两大发展方向 动力电池需解决续航里程及平价(长期存在降价压力)痛点,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为长期进步方向:1)材料 体系升级:材料体系升级更多是电化学体系的换代,比如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钠离子正极、富锂锰基等方 向,并需相关材料配套开发。2)工艺改进:工艺改进属于生产过程中物理属性的变化,目前主要的方向包括 电池形态的变化、CTP技术、刀片电芯、叠片技术等,可有效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 2020年10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引2025年商用性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 200WH/kg,成本低于0.45元/wh,2035年能量密度250WH/kg,成本低于0.35元/wh,高端型25年比 容量达到350WH/kg,动力电池发展方向明确。 高镍解决电动车痛点,为最成熟技术进步方向之一 高镍为可识别路径中最成熟、接受程度最高的技术进步方向之一。高镍三元为NCM材料体系内的技术更迭, 镍元素有助于提高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钴有助于提高电导率和倍率性能,高镍低钴化使得电池比容量提高, 但安全性和倍率性能减弱。 高镍大势所趋,未来已来:1)提升能量密度:镍含量提高能够有效提高能量密度,NCM811目前单体能量 密度可以达到260wh/kg,成组可以达到180wh/kg,相较NCM523产品能量密度可以提升25%,后续进一 步优化能量密度单体达到300wh/kg+,系统达到200wh/kg。2)降低成本:由于上游钴资源相对匮乏且供 给集中成本较高、价格波动大,高镍能够减轻上游原材料限制,降低成本。3)技术成熟度高,已实现产业化 应用,产业链配套完善,经历2年以上装车验证,主流车企、电池厂均加大布局。 1.2 高镍技术成熟,产业化布局加速 高镍大势所趋,产业链加速布局进一步验证 车企端:高镍装机经过两年以上装机验证,主流车企认可高镍电池技术路线。特斯拉是最早搭载高镍电池的 车企,松下NCA21700电池18年起镍含量提升至80%+,现代Kona EV LG811版本18年发布,华晨宝马X1 PHEV宁德811版本19年上市;目前各大车企高镍装机已经过2年以上验证,各大车企高镍电池认可度提升。 电池厂端:头部厂商技术逐渐成熟,获得大量定点,我们预计22年大规模上量。日本主要采用NCA路线,国 内高镍主要发展NCM811,韩国高镍发展兼顾NCA和NCM811。当前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等高镍电 池陆续量产,海外LG化学、松下、三星SDI 和SKI等企业也均有装机车型落地。 正极端:高镍正极产业链布局跟进,扩产激进,远期规划庞大。以容百为代表的高镍正极厂商扩产激进,此 外巴莫、贝特瑞等厂商均加大高镍正极产能布局,下游电池厂指引超预期,远期规划庞大。 欧洲车企:高镍路线激进,新车型均有搭载 大众:MEB平台坚定高镍路线,未来向固态电池发展。大众电池日表示入门车型预计使用LFP,起量车型使用高 锰电池,高能量车型使用高镍/固态,此前电池业务板块的负责人表示将在2021年使用8系高镍。目前MEB平台 车型均搭载高镍电池,ID.3搭载LG7系软包,国产ID.4搭载宁德NCM811,我们预计海外LG、SK也逐步切换。 宝马:最早使用宁德8系,全系使用高镍电池。宝马X1PHEV里程升级版19年首次搭载宁德811电池,此后新发布 车型iX3、iX、i4均选择搭载NCM811电池。 奔驰:上海车展中,EQS纯电轿车、EQB纯电SUV与EQA纯电SUV三款纯电新车全部采用高镍三元电池。 国内车企:造车新势力激进,自主车企导入较慢 造车新势力激进,高镍引领市场。蔚来2019年交付的ES6起就搭载宁德时代811电池,此外在2020年年底 NIO DAY上表示将推出超高镍正极下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此外,小鹏、零跑、哪吒等 造车新势力纯电车型均搭载811电池。 自主车企导入速度较慢。比亚迪偏好铁锂路线,铁锂占比不断提升;广汽Aion系列仅有Aion V采取811方 案,北汽极狐打造高端品牌,搭载北电爱思特NCM811电池,吉利极氪001等自主车企偏好镍55电池,高 镍速度导入较慢。 电池厂:技术趋于成熟,2021年起大规模量产 宁德、松下高镍推进领先,我们预计主流电池厂2022年大规模上量。海外高镍正极起步较早,日本最为领 先主要采用NCA路线,国内高镍主要发展NCM811,韩国高镍发展兼顾NCA和NCM811。当前国内主要电 池厂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高镍电池陆续量产,海外LG化学2018年实现NCM811和NCA电池小 批量生产,松下、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