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文人情怀和文人雅趣。
教学重点:
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教学难点:
体味郁达夫“超凡脱俗”的雅趣,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认为自然、自我、社会是可以相互折射的,这也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看一看在这篇散文中,自然、自我、社会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精讲点拨】【交流互动】
意象品读感知“悲凉美”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3段蓝朵的牵牛花,4段像花又不是花的“落蕊”,5段衰弱的蝉声,6—10段凉意浓浓的秋雨,11段淡绿微黄的枣子。还有:青天、衰草、浓茶、破屋、扫帚的丝纹、青布单衣的都市闲人)
(2)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意象体现秋的“悲凉美”的呢?
典例分析一:像花又不是花的“落蕊”为什么是美的?
(明确:????①北平秋天的树和花,?本来可供选择的不计其数,?但是,?郁达夫却只选中了槐树的花。这在北方是很不起眼的一种花。)
②可郁达夫所欣赏的,?偏偏又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③生命衰亡的迹象,?虽然从世俗观念上看,?并不漂亮,?但是也很动人的。这种动人之处,?不在一般的感觉之中,?而是在非常细致的、非常文雅的心灵感觉之中才有的。
④早晨起来,?发现满地槐树的落蕊,?一般人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它没有形状不起眼,?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而且对一般人而言,?触觉也是没有的。但是,?作者把“脚踩上去”,?却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有了这种感觉,?对于生命的消亡就有了深邃的感触了。这样的美,?正是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并不一定是世俗所认为的美。所以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美的感受,?当然也是对读者的感觉进行的一种精致的熏陶。)
?典例分析二: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经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为什么总是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呢?
(明确:当时的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一般知识分子,?久违了这个大城市,?怀念什么呢??多半是那里行人熙来攘往的街道,?是那里的繁华商场,?是那里的名胜古迹。如果怀念这些东西,?把自己的笔触对准人潮涌动的长城,?黄瓦红墙的故宫,?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叶红似火的香山……那就不能表现出他的文化修养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 ? ?郁达夫所怀念的,?恰恰是别的作家忽略了的东西。“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没有政治生活的喧嚣嘈杂,?也没有世俗生活的热闹繁华。他念念不忘的是芦花,?从形状到色彩几乎没有什么花的特点,?非常朴素。难道是北平没有比芦花更为鲜明的花吗?当然不是。香山上的红叶、公园中的菊花就是鲜艳夺目的,?但是这些都被郁达夫的记忆筛选掉了。他所选中的公园,?不是游人如织的风景胜地,?而是比较幽静寂寥的陶然亭。就是在这幽静的公园中,?他所钟情的,?恰恰又平淡得只剩下了柳条的影子。西山的虫唱,?具有的是野趣。与其说是大都市的风貌,?还不如说是乡村的味道。潭柘寺的钟声,?给人的是古老、宁静而悠远的感觉,?在大城市的喧嚣中,?没有宁静的心情是感觉不到的。
? ? ? ?从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到,?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正是这些多数人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的地方,?郁达夫感到是最值得玩味的,?这恰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艺术个性。
(二)语言揣摩探究“悲凉美”
郁达夫为了表现故都之秋的悲凉之美,?不仅注重意象的选择、景物色彩的把握,?而且在行文中还特别注重句式的选用和句子音韵的锤炼。
反复朗读咂摸以下几个句子:
例?1、……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明确:一个“了”字,?作者还注明了要怎么个读法,?就是因为这个“了”字,?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故都都市闲人的那种悠闲、散漫、从容的神韵。)
例?2、原文的句子:“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比照的句子:“可是,?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_《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函数的最大(小)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函数的最大(小)值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盐类的水解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听电影学英文律政俏佳人台词.pdf VIP
- 2025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附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茶艺师(技师)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docx VIP
- 1FC5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解析.doc VIP
- 中考必考名著--《红岩》复习资料.pdf VIP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大全】 竞赛专题15 初等数论(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原卷版.pdf VIP
- 变频器完整电路图(清晰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点重点知识速记总结记忆笔记.pdf
- 湖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国信通院2024年度AI4SE行业现状调查报告33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