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教案.docVIP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 澧县三中 2014 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目标: 1 考点阐释;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针对练习。 重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学会翻译。课时: 4 课时。 教法:学案导学。准备:学案。 第一课时 目标: 1 考点阐释; 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针对练习。 重点:把握四种句式的特点,学会翻译。 内容和过程 一 【考纲解读】 《 2013 年湖南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 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 B 级(识记)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 “不同的句式” ,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 二、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 1、湖南省 2008-2013 年高考试题对文言句式考查情况: 2013 年湖南卷翻译题 (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 计乎! (4 分)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 ,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 恐怕不是办法吧! 2012 年湖南卷翻译题(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 分) 【答案】 (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2010 年湖南卷翻译题 (1) 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4 分) 【答案】( 1)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009 年湖南高考翻译题③“赐之车马而辞者 ,不畏步者也” 2008 年翻译题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 ( )而自诬” 1 澧县三中 2014 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分析得出: ①湖南卷没有单独命题,主要是结合文言翻译进行考查。 ②主要考查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 ③涉及一句或两句,不可能三句都涉及。 ④ 2014 年高考预测:考判断句、省略句,涉及一句。 、应试对策 ①熟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用法。②做针对练习。③从整体上理解需要翻译的语句,判断考查的句式。 【考点透析】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 者, 也。 ”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 ,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 ,只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 3、“ 者, 。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 山记》) 4、“ 者也。 ”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 ,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 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晋鄙嚄唶宿将。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 《后汉书 ?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 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 并译成判断句格式, 2 澧县三中 2014 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案 加上判断词“是” 。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鸿门宴》 ) 3.用“是”表判断

文档评论(0)

zdq0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