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管道腐蚀期限预测方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1 集输管道腐蚀期限预测方法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金属腐蚀遍及石油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危害十分严重。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统计,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 ~ 4.2%。如果输油或输气管道发生腐蚀穿孔等事故则可以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1980年,北海油田某采油平台发生腐蚀疲劳破损,致使123人丧生。 国外对腐蚀管道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腐蚀管道评估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对受腐蚀的油气管道的评估已有规范可循。在这方面,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美国天然气协会(AGA)和英国天然气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外对管道的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在管道腐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输气公司和美国天然气协会(AGA)的管道研究委员会共同发起对管道的腐蚀进行了研究,主要用断裂力学的方法研究了裂纹缺陷的扩展机理和失效模式以及缺陷评估方法等,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表面缺陷评估公式,用来计算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在此基础上,经过一些试验验证,提出了评估腐蚀管道的准则,即B31G准则。 198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把B31G准则收录到管道设计的规范中,即ANSI/ASME B31G标准。因为B31G准则的基础是基于断裂力学的表面缺陷评估公式,此公式基于一定的假设和简化,所以用B31G标准来评估腐蚀管道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给出非常保守的结果,致使一些管道过早被拆除和更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针对标准的保守性,1989年美国天然气协会又进行研究,对B31G准则保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对B31G准则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修正的B31G准则。 Wang于1991年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腐蚀管道在内压、轴向载荷和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 ,再利用已有的方法计算好管子的各向应力,然后可得到腐蚀区的应力状态,计算出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如果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不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则认为是安全的,否则失效。W ang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和试验结果相比,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但要比B31G预测的结果准确。 Klever以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连续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出简单的公式 。该模型可以对具有理想形状、无限长轴向缺陷的管子的剩余强度进行评估。Klever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平面应变薄膜圆弧模型,用来预测具有局部腐蚀的管子的剩余强度(破坏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有些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一致,而在大应变时就不一致了,这方面还需进 一步地研究。 1992~1993年,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B.A.Chouchaoui和R.J.pick用有限元方法对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研究了单一腐蚀的特性及相邻腐蚀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考虑了轴向力的影响,并做了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同时证明了B31G标准的保守性。 英国天然气公司的Hopkin和Jones在1997年提出了一种称为塑性极限原则的方法 。Hopkin和Jones通过研究认为,腐蚀管道的失效可以由腐蚀区的环向应力值来确定,当环向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UTS)时,管子发生塑性失效,否则是安全的。但在研究中没有考虑材料屈服后管子材料强化作用的影响,因此,结果是偏于保守的。Bin Fu和M. G. Kirkwood用有限元方法对腐蚀管道的塑性失效进行了研究 。其分析中考虑了几何和材料的非线性。基于管子的实际变形过程,BinFu和M.G.Kirkwood提出了一个失效准则,即屈服强化阶段结束时,或管子的最小Mises应力达到极限抗拉强度(UTS)时,管子发生塑性失效,否则是安全的。把用本准则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准则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国内油气管道建设的不断推进,钢制管道也更普遍的应用于油、气输送行业。但是钢制管道在潮湿的环境下极易发生腐蚀,因腐蚀造成的穿孔现象给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些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查阅的文献看,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还没有取得重要突破。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建设的长距离输油管道运行时间己接近设计使用寿命,在管道大修、改造工程中,发现了数量较大的腐蚀损伤,迫切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制定了《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的标准(SY/T6151-1995)。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腐蚀性评价参数种类繁多,尚无一套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人根据各个

文档评论(0)

131415161718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