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棠花特点的了解和古代文人海棠诗的欣赏,认识海棠的内在品质,初步理 解周总理与邓颖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找到海棠与其二人精神品质的相似之处。
2、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追忆性文章的特点。
3、 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作者通过对海棠花的多次描述来表达思念之情的手法。
4、 通过展示周总理与邓颖超的革命事迹及相关资料,加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感情,从中受到感染与启迪。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托物思人的结构特点。
2、通过展示周、邓的事迹材料,加深对二人的情感,并形成理性认识,得到感染、鼓 /flit
I舞。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
课前准备自主查找周与邓的生平事迹资料及其伟大爱情的文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6年 1月8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
导人之一,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逝世78享年消息传出,中华大地出现了亿
万人侍立寒风中哭送英灵的旷古场联合国破例降半旗一周表示沉痛哀年后,
84岁高龄的邓颖超写了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文章,深情回忆了与周相识、相知、相爱、 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峥嵘岁月,朴实自然,真挚感人。题目是《西花厅的海棠花又
开了》。(电脑出示课题)
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总理居住和2办公的地方,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
丽、朴素的风格。据说,周总理是冲着这里的海棠花而住进西花厅的。花开花落的海 棠,陪伴他度过了)多年的美好时光,它最知道周恩来几多繁忙,几多快乐,几多忧 愁。海棠花也印证了周总理与邓颖超的足迹,印证了他们的灵魂,印证了他们为人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在周总理逝世0周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从文章中感受一下邓颖超与周总理崇 高的革命情操和美好真挚的情感。
二、 检查预习:
1词语理解:
[中坚 在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成分。
[繁荣昌盛形容兴旺发达、逢勃发展。
[鸿雁课文中指的是书信。
[在所不惜“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课文里强调一点也不 吝惜。
[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前进。
[浮想联翩形容众多的想像不断涌现出来。
[九泉 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2、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意花、是花朵并没有忘记根株的恩情,即使凋谢零 落,也要化作泥肥,来培育、养护来年春天的花朵,使之更鲜艳。语出龚自珍《己亥 杂诗》,全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
三、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
2、 说说读此文的感受。
3、 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4、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段)由海棠花引起对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第二部分(惩6段)回忆在中南海西花厅共同生活的日子。
第三部分(第~9段)追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0 11段)再次表达对周恩来的一片深情。
四、理解海棠的内在品质。
1、 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 问:从文中你了解到海棠的那些知识及特点?(读出,归纳)
2、 展示海棠图片,教师配合讲解:
海棠在初绽花蕾时,如胭脂点点,葩吐丹砂;花儿开放后,贝S花团锦簇,灿若明 霞,而且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使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待花期过后,海棠花瓣飘落 的情景更是蔚为壮观,“落英缤纷”已不足以形容这种盛况,不禁令人想起“纷纷暮 雪下辕门”这句诗。
3、 欣赏古代文人墨客的海棠诗:(海棠诗话)
美景总能引发诗情,于是古代文人墨客中喜爱、盛赞海棠的不乏其人。(课件展 示描写赞美海棠的名句。)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云:
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诗中把海棠附上了仙气,使之增添了神秘的使海棠有“花中神仙”的美誉。)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恐怕也是写海棠诗最多的诗人。他爱海棠到 了如痴若狂的程度。他曾咏道“露章夜奏通明殿,迄借春阴护海棠”。意思是想连夜 给玉皇大帝打个报告,请求放慢春的脚步,延长花期;再如“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 贵”,“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等等,不一而足。
刘克庄曾有“海棠妙处有谁知?今在胭脂乍染时”的诗句。认为海棠的佳姿绝色, 以“胭脂乍染时”为最美。
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浅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 桃李闹春风。”
苏轼酷爱海棠,留下许多与海棠有关的佳话。一首怜香惜玉的《海棠》一直传唱 不衰: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此诗把一个爱花惜花的风流才子的心态写的恰到好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