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课 诗词曲五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试题.docVIP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课 诗词曲五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8 23诗词曲五首(课时1) 知识 《十五从军征》 1.作者简介。 郭茂倩(1041—1099),北宋(朝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其先祖为太原曲阳人,高祖郭宁,因官始居郓州。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中最完备的一部。 2.背景探寻。 汉朝时,北部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不见亲人的悲苦经历。 3.主旨归纳。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故宅成了废墟,自己无家可归的情状,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盛唐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其代表作,著有《岑嘉州诗集》。 2.背景探寻。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任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众人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岑参写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暗寓别情;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 3.主旨归纳。 这首七言古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在语言方面,辛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语入词,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背景探寻。 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3.知识链接 豪放派 豪放派为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该派词作题材广泛,尤喜选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其主要特点是:境界开阔、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代表人物有张孝祥、刘克庄等。 4.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著有《指南录》,作《正气歌》。有《文山先生全集》。 2.背景探寻。 德祐元年(1275),文天祥于江西起兵响应朝廷“勤王”的号召,转战东南,抗击元军。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bǐng)祥兴元年(1278)被元军所俘。次年,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了这首诗。后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初英勇就义。 3.主旨归纳。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回忆诗人一生坎坷不平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忧世之痛和舍生取义、为朝廷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为官正直敢言,故为权贵所嫉恨。后因办理赈灾事宜积劳病卒,封滨国公,谥文忠。 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社会现实也有所触及,《山坡羊·潼关怀古》便是一首名作。另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等。 2.背景探寻。 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派去赈济灾民。期间,他目睹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写出了一些为民立言你的诗歌和散曲,是年病逝于任上。 《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所写的一首散曲。全曲感情沉郁,气势雄浑,虽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来源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故能名垂千古。 3.知识链接 歌 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