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春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春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望》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诵读技巧,提高诵读水平。 3、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诵读技巧,提高诵读水平。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 3: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春望》代表诗人后期的诗歌特点,所以选取前期作品《望岳》进行比较欣赏,使学生对诗人的创作风格有个整体认识。 抓住诗歌教学的重点“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品味诗意和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是“朗读者”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你、我、我们都是朗读者。我认为世上最美的声音就是朗读,每天读一本书,读一首诗,都会为你的生命带来新的惊喜和收获。今天,我们的最佳朗读者会是谁呢? (插入三首朗读音频)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首诗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杜甫。关于杜甫,你知道多少?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乃至语文学习都应重视诵读,在课堂上引入“朗读者”这一形式,将学生朗读的音频用于课前播放,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以温故知新的方式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难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诵读技巧,提高诵读水平。 3、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三、如何学习诗歌? (一)多读——读准节奏 读出诗韵 技巧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现在请同学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请同学起来读) 朗读,指导学生划出朗读节奏。 吟诵:很多的古诗词都被后人谱上了曲,可以唱出来,耳熟能详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咱同学想不想听一听这首课可以怎么唱?请同学们大胆跟唱。(春望》的演唱音频) 唱出来的古诗,别有一番诗韵,那么有谁能自已谱曲,创作一曲。(请两位同学起来演唱)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同学们诵读古诗、学习古诗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二)多思——现诗歌画面 入诗歌意境 技巧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 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一次朗诵诗歌,并思考: 诗人 “望”见了什么?找出相关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望”之景。 《春望》:“望”见国都破败,杂草丛生的景象。(大家齐读这四句,注意语速放缓,语气低沉,重读“破”“深”“贱泪“惊心”) 【设计意图: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望”之景。进而再读诗歌,在诵读之中感受诗境。】 (三)多品——品悟诗意 感受诗情 技巧三: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1.介绍《春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2.作者在这种境遇下抒发了什么情感? “烽火连三岁,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忧国、思家。 (齐读《春望》,注意停顿,语气舒缓、语速适中。) 【设计意图:介绍写作背景,进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跟进朗读,在读中品味作者情感的不同。】 (四)多比——全面了解 知人论世 技巧四: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比较阅读《望岳》:1、“望”的内容有何不同? 2、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望:国都破败 泰山雄伟 情:忧国思家 积极进取 同一个诗人,为何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正所谓“知人论世”,要想了解一个作品的真正内涵,就一定要了解作者其人,了解作者的经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杜甫人生的四个时期。 知人论世:1、读书和壮游时期—积极进取 2、长安十年时期—仕途不顺 3、战乱游离时期—忧国忧民 4、漂泊西南时期—辗转辛苦 由此可见,《望岳》和《春望》见证了唐由胜到衰的历史,同时也是诗人由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忧国忧民的中年的人生转折,正可谓:“青年望岳抒凌云壮志 中年春望忧国破草深” 横批“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经历,方便学生对诗人有个整体而又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把握诗人作品。】 (五)多悟——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技巧五: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 作为青少年,你从杜甫诗中感悟到的是什么?你要怎样做?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你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所以从现在开始,应该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此,老师送出本节课“朗读者”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请大家一起大声的读出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