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3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设计内轮廓线的原则 衬砌的内轮廓线应尽可能地接近建筑限界,力求开挖和衬砌的数量最小。衬砌内表面力求平顺,考虑衬砌施工的简便。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3、隧道衬砌断面的轴线:应当尽量与断面压力线重合,使各截面主要承受压应力。 (1)、当衬砌受径向分布的水压时,轴线以圆形最好; (2)、主要承受竖向压力或同时承受不大的水平侧压力时,可采用三心圆拱和直墙式衬砌;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3)、当承受竖向压力和较大侧压力时,宜采用五心圆曲墙式衬砌; (4)、当有沉陷可能受底压力时,宜加设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4、隧道衬砌厚度 随所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并且与隧道的跨径,荷载大小,衬砌材料以及施工条件等有关。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根据以往经验,拱圈可以采取等截面,也可采取在拱脚部分加厚20—50%的变截面。仰拱厚度一般略小于拱顶厚度。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隧道衬砌截面最小厚度(cm )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5、衬砌断面 (1)、衬砌断面的形状 ①直墙式圆弧拱 ②三心圆拱 ③单圆拱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2)、衬砌断面的轮廓线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隧道内轮廓线拟定 * * * * 围岩级别 Ⅰ~Ⅱ Ⅲ Ⅳ Ⅴ~Ⅵ 坡率 贴壁 1:0.3 1:0.5 1:0.5 1:0.75 1:0.75 1:1 1:1.25 1:1.25 1:1.5 高度(m) 15 20 25左右 20 25左右 15 18 25左右 15 18 * * 3.2 隧道的几何设计 * * 3.2 隧道的几何设计 3.2.1 隧道的平面设计 3.2.2 隧道纵断面设计 3.2.3 隧道净空断面横断面设计 * * 3.2.1 隧道的平面设计 公路隧道的平面线形和普通道路一样,根据公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隧道平面线形,一般采用直线、避免曲线。如必须设置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并确保视距要求。 * * 3.2.1 隧道的平面设计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 设计速度(km/h) 路拱 120 100 80 60 40 30 20 ≤2.0%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2.0% 750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 * 公路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m) 210 160 110 75 110 75 40 30 20 会车视距(m) ? ? ? 220 150 80 60 40 * * 双洞间距问题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 最小净距按对两洞结构彼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原则,结合隧道平面线形、围岩地质条件、断面形状和尺寸、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可按表1.2-3取值。 * * 分离式独立隧道的最小间距 围岩级别 I II III IV V VI 最小净距(m) 1.0×B 1.5×B 2.0×B 2.5×B 3.5 × B 4.0 × B * *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隧道内纵面线形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营运通风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 3.2.2 隧道纵断面设计 综合各方面要求,隧道规范要求纵坡应不小于0.3%,并不大于3% 隧道如双向对头掘进,为施工排水,可采用“人”字坡。单向通行时,设置向下的单坡对通风有利。 * * 隧道的纵坡类型: 单向坡 人字坡 隧道的纵坡: 不小于0.3%,也不大于3%。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控制隧道纵坡大小的主要因素 ※ 通风问题 ※ 排水问题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隧道内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凸形竖曲线半径 一般值 17000 10000 4500 2000 700 400 200 极限值 11000 6500 3000 1400 450 250 100 凹形竖曲线半径 一般值 6000 4500 3000 1500 700 400 200 极限值 4000 3000 2000 1000 450 250 1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天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电子工程技术工程师持证人

推荐自动化、电气、仪表、工程、医学等精品培训教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7日上传了电子工程技术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