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中医营养学的思维方法,以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食药的区别。2.理解整体观念的含义。 3.理解平衡阴阳的含义。4.运用饮食平衡阴阳。 5.理解食药同源的含义。6.理解脾胃为本的意义。 7.运用饮食培补后天。;第一节 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脏腑组织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因而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产生和变化与机体内部以及自然界变化都密切相关。另外,人与社会也密不可分。这一整体观念对中医营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体是由各种内脏、组织、器官构成的,这些内脏、组织、器官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关,而是密切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相互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各个方面。 在临诊过程中可以根据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变化,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以及正邪的消长,从而确定饮食原则。;人处于自然界中,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正如《灵枢·邪客》所说:“人与天地相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要顺应这种变化而调整饮食内容。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可食用一些辛散之品,如葱、姜、蒜、香菜、豆豉等,以振奋身体的阳气; 夏季天气炎热,宜食寒凉清热之品,如苦瓜、绿茶、绿豆等;;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健脾化湿之品,如冬瓜、薏苡仁、白扁豆等; 秋季气候干燥,宜食甘润之品,如百合、枇杷、蜂蜜等; 冬季气候寒冷,又逢身体休养生机之时,宜予补益之品,如羊肉、狗肉、乌骨鸡等。;地域不同,对身体健康、疾病的发生也有影响。 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处西南山区,气候潮湿阴冷,可吃一些辛辣之品,如辣椒、花椒等,以燥湿除湿。而北方气候干燥,则不宜食辛辣之物。有些四川人到北方工作后,还保留了原来的饮食习惯,喜欢吃辣椒,就出现了口唇生疮等上火症状。;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因此,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极重要的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不同,身心状态也有所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所到之处,饮食指导或饮食治疗时,均需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饮食风俗,与当地社会和谐统一。;1.试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意义。 2.试述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意义。 3.试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意义。;第二节  阴阳平衡;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代表着一切事物中的矛盾双方。比如就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阳光则为阳,背向阳光则为阴。因为向阳的地方光明、温暖,背阳的地方黑暗、寒冷。 对人体而言,也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从五脏六腑来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了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 总之,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辨别阴阳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认为身体失健、罹患疾病,究其原因,皆为阴阳失衡所致,如阴阳之偏盛或阴阳之偏衰。 因此,饮食应以调整阴阳为基本指导思想。《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也是平衡阴阳的手段。如热病发热、口渴,可以给予西瓜、黄瓜、荸荠等寒凉性食物;因寒月经期腹痛,可以给予生姜、红糖等温热性食物。;此外,在食物搭配和膳食的制备上,中医也十分注重调和阴阳,使膳食无偏寒、偏热之弊病。例如烹制田螺、螃蟹等寒性食物时,总配以葱、姜、蒜、醋等温性调料,以佐制菜肴偏寒凉之性,以免食后损伤脾阳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状。又如烹制苦瓜时,因其苦寒,常配以辛温的辣椒,以期寒热平衡。;1.试述阴阳学说的内容。 2.如何运用饮食调整阴阳平衡?;第三节 食药同源;我国自古就有食药同源的说法。 食药同源的原始含义是指食物和药物同出一源,均来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 这在综合性本草及中药著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自《神农本草经》之后,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是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它是对魏唐以来的本草学发展的总结。 唐代首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