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以指导学生精读文本为切入点,通过对为何而“忧”、怎样“解忧”的分析,引导学生将表达方式、诗人形象与诗歌的情感基调一起思考。
2.引导学生联系典故出处展开溯源阅读,通过类比迁移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3.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曹操的忧思和壮志,感受曹操求贤若渴的政治情怀和天下归心的宏图大志。
【教学重点】
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点拨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结合课下注释预习本诗,熟知重点字词、所用典故。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曹操在历史上是个褒贬不一的人物,《资治通鉴》里面说他“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陈寿在《三国志》中却对他评价颇高,“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公平地说,曹操的确是个非常之人,他既是优秀的政治家,又是优秀的文学家。作为一个政治家,在三国时期,他渴望建功立业,结束战乱,统一中国。而要做到这点,人才非常重要。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不管是从敌方阵营来投奔或投降的,还是有才无德或者地位低下的,只要你来投奔我,我就相信你,大胆使用,绝对信任,毫无隔阂,不分彼此。“唯才是举”来者不拒,堪称善用人才、敢用人才的大手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这样胸怀的领导者,极少。曹操采取的人才政策,是他成功的关键。作为文学家,曹操还用诗歌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版的《求贤令》——《短歌行》。
二、初读感知
任务1:齐读《短歌行》。基本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声音洪亮。
任务2:认真听鲍国安诵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研读文本
探究一:请结合诗歌内容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要求:①独立思考,研读文本,之后小组讨论。②用时3分钟。
明确: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人生短暂 忧功业未就
手法:比喻
作用:以朝露作比,表达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知识补充:
①“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②“以乐景写哀情,则备增其哀乐。”(王夫之)
③《短歌行》写作背景一说:有人说《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前夕,当时曹操53岁,刘备47岁,孙权26岁。
诵读指导:
“人生几何”后面是感叹号,这表示非常强烈地慨叹人生短暂,声调适合上扬。而且最后适合把声音拉长,来表达出内心深深的忧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人才难得
手法:比喻
作用:把人才比作明月,形象地写出对人才的渴望及因得不到人才产生的绵绵不尽的忧愁。
诵读指导:“何时可掇”后面是问号,要读出强烈的困惑和渴望。“不可断绝”读时拖音,以让人感受出诗人在仰望那高贵而皎洁的明月时内心充满无尽的忧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忧人才难择明主
手法:比喻
作用:生动形象地把无枝可栖的乌鹊比喻成找不到明主的人才。
知识补充:
《左传》中记载,孔子曾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这层意思在《三国演义》中演化成“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
诵读指导:“绕树三匝”是不是读得语速快些,“何枝可依”语速慢点,读出疑问语气。重音放在“何”,把苦苦地寻找又无处可去的彷徨表达出来了。
总结:人生苦短,但功业未就,曹操怎能不忧?人才难得,偏偏这又是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曹操怎能不忧?人才难择明主,自己这里却求之不得,曹操怎能不忧?所以整首诗读起来难免有些沉重和忧伤。
附 PPT展示思维导图
探究二:唐代欧阳询为了突出忧伤之情,把这首诗删了一半,你认为能这样删吗?为什么?要求:①独立思考,研读文本,之后小组讨论。②用时4分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
可以从前后文语意的逻辑关系上分析不能删除句子的原因。比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讲的是解忧的方法——喝酒。
知识补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李白)
本诗是“诗歌版的求贤令”,可以从分析什么才是解决忧愁最根本的方法的角度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