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经济学第1篇第1章讲解 第1篇 总论 1、学习目的: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重点,与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优化等产业结构理论内容相结合。 尽力开发管理者和潜在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2、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现时应用 3、案例探讨A:“国退民进”抑或“国进民退”? 央企,十年前与亏损、低迷连在一起的词,如今俨然变成了财富、进攻、话语权的代表。在海外频频收购矿产能源,在国内进军楼市屡夺“地王” 。可以说,“央企”是当下最重要的时代热词之一。更重要的是,今日的央企集中体现着“中国模式”政府主导、举国体制的特点,由此成为“中国模式”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央企的强势,挑战着“国退民进”的市场经济理论,亦由此引发了中国改革方向的争论。央企为何如此迅速地膨胀?它将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抑制民间力量的生长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改革的彼岸究竟是什么样? 本文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表示,国有经济应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一位一贯捍卫自由市场理论的著名学者随即撰文,认为这与经济学常识相悖,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凡是民间愿意干的领域,政府都不该介入。而不得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也应坚持公益导向、保本微利,而非以利润最大化的保值增值为经营导向。由此观之,上述七大行业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必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 本文(内容略有修改) 在博士派看来,改革的彼岸就是西方世界努力了三四百年所建成的市场经济+法治的模式。对这套模式,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给出了足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解释。简言之,就是政府与市场泾渭分明,政府负责提供市场自身不能或不愿提供,但市场运行又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契约执行、财产保护、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等,市场(主体是企业)则负责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私人产品。而无论政府、企业还是公民个人,都受到法治的约束,在法律面前,政府、企业、公民,是平等的诉讼主体,谁也不能对谁巧取豪夺。 本文 但在MBA派看来,法治和平权的目标或许可以认同,但政府不干预经济、国有经济最小化却从未被当作改革彼岸。中国宪法已经明文规定,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要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就必须控制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具体而言,就是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对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 本文 仅仅在十年前,如今风光无限的央企,还挣扎于濒死之中。 当时的《经济日报》曾如此报道它那惨淡面相:1998年,2/3以上国有企业亏损,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的5.8万户国有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近千亿元。全部国有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增长30.4%。 救国企于濒死,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最为引人注意的话题。国企改革,对当时的政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 本文 1997年开始,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国家除了要求在国企领域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来剥离国企的负担。1998年,政府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入2700亿元人民币作为准备金;1998年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当时,改革的方向明确无误。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调整和改组中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明确,当时要“进”的是“三大行业”,“两类企业”: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事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少数几家关键性的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本文 但就在一般民众还沉浸在国企改革的艰难记忆中时,国企鹞子大翻身,成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许多人的预计。 2003年,国资委成立。“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2003年到2006年间,尽管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就由236家减少到149家。但是,2006年的时候,央企就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同时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 本文 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其中有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2008年度,中国石油净利润1144.31亿元,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