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说: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林觉民就面临着这样两难的抉择,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与 妻 书;;林觉民简介;林觉民简介;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写作背景;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临刑前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不孝儿觉民叩禀:
父亲大人,儿死矣,
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林觉民是林徽因的亲叔叔,林觉民去世的时候,林徽因七岁。;文体知识; 现代书信的一般格式
(1)称呼 顶格写在第一行,再在后面加上冒号。
(2)问候语 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 是书信主体,应分段来写。
(4)祝颂语 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 写在信的右下角。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等。
(6)日期 一般另起一行写于署名下面。;;;文章结构;二、积累文言,疏通文意;写遗书的原因:
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
写遗书时的心情:
悲。;19;司马青衫: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衫。
;翻译、研读第二段:;三忆;1、眼成穿
取自王实甫《西厢记》“望得人眼欲穿。”望眼欲穿,形容盼望得迫切。
2、骨化石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3、破镜能重圆
孟棨(qǐ)《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偿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壁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
;
思考:三个典故的用意在于?
眼成穿
——林觉民用这个典故,形容盼望非常急切。
骨化石
——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
;第五段末尾、第六段提出了“三嘱”“三愿”,请列出,并说说表现出何种感情。 ;“幸”与“不幸”分别指什么?;翻译、研读第八段;三、品味衷情,理解两难;1、“吾至爱汝”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忆:一忆生死之争论,二忆新婚燕尔,两人双栖之所,
三忆六七年前远行欲告又止,说明自己绝非无情,而是一片深情。
三嘱:一嘱抚养孩子,二嘱子承父志,三嘱清贫度日, 表达殷殷嘱咐,切切的期望。
三愿:一愿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是实,愿生死相依,再述“吾至爱汝”之深情。;2、 既然作者“吾至爱汝”,为何又要“勇于就死”?作者如何将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的?(第五段和第二段)
(1)国家形式危急,帝国侵略,统治残暴,死亡无处不有,
离散无处不有。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国论》课件39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 《庖丁解牛》课件43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41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 《石钟山记》课件38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21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蜀道难》课件61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说“木叶”》课件2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苏轼诗词赏析》课件42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4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 《望海潮》课件64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