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饮食护理:大量咯血者禁食;小量咯血者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 (5)遵医嘱用药:垂体后叶素、镇静剂; (6)密切观察病情(表情、神志、咯血情况等),做好记录; (7)备好急救物品; 护理措施 第30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如患者突然胸闷、挣扎坐起,继而气促、精神紧张、发绀、牙关紧闭和神志不清,说明患者将面临咯血窒息的危险。 咯血窒息的原因: 大量咯血阻塞呼吸道; 体弱、咳嗽无力、咳嗽反射功能差、 无力将血液咯出; 患者极度紧张,诱发喉头痉挛 第31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大咯血病人窒息的抢救 第四步 第三步 第二步 第一步 病情监测 止血、输血 吸氧 开放气道 判断 第32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1、开放气道:对大咯血已有窒息征象者,开放气道是抢救的关键一环。护理者应迅速抬高患者床脚,成头低足高位或迅速抱起患者双腿呈倒立状,使上半身向下与地面呈45°~90°,托起头部向背屈。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第33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如患者神志清楚,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用手轻拍患侧背部促使淤血排出 如患者神志不清或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及舌钳协助撬开牙关,清除口、鼻腔内之淤血块,或用舌压板刺激其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另一手轻拍患侧背部,使阻塞咽喉部的血块咯出 。 第34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如以上措施不能使血块排出,则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内的血及分泌物。 有条件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吸引或气管切开。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第35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大咯血窒息病人的抢救 2、呼吸道通畅后应高流量氧气吸入,4-6L/分,直至呼吸困难及紫绀消失。 3、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 第36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关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第1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泡、 胸膜、胸廓及膈等组成。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 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 管 肺实质 第2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一般概述 支气管树:正常支气管形态分布如树枝状,气管(0级)自隆突分为左、右主支气管(1级),后分为叶支气管(2级) 、段支气管(3-4级)逐级分支,管腔变细,最终至肺泡管、肺泡囊、肺泡(20-25级) 第3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4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5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支气管扩张 是指由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的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和变形。 正常气道 支气管扩张 基本概念 第6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典型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 慢性气道损伤 支气管管壁肌肉和 弹力支撑组织破坏 支气管不可逆扩张 一般概述 第7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者 咯血 咯血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相鉴别 基本概念 第8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 血 呕 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肿瘤、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 鲜红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第9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流行病学 本病是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在美国平均为9-10/10万人,多在儿童或青年时期起病。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和儿童疫苗接种的普及,发病呈逐渐减少趋势。 多数患者在婴幼儿时期曾患过麻诊、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 第10页,共5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感染 阻塞 免疫缺陷 遗传 细菌 病毒 真菌 支原体 异物吸入 肿瘤 淋巴结肿大 HIV感染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