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PPT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CONTENTS 作者介绍 01 布置作业 04 时代背景 02 研习课文 03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01 作者介绍 一、作者介绍 司 马 迁 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一、作者介绍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史 记 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02 时代背景 二、时代背景 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各发生在哪一年?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03 研习课文 三、研习课文 ①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传的后半部叙廉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②“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1.阅读课文第1至2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三、研习课文 2.齐读第3段 ①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仔细品味。 ②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 ③缪贤是怎样的人?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划出关键语句。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三、研习课文 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3.研读6-13自然段 ①指出这话是在“九宾礼”上说的,细读有关注释,体会蔺相如说这番话的意图。 ②划分这段话的层次。 ③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 ④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三、研习课文 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史记》写作上的某些特点。 ①次要人物的处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②说说下面两组细节的作用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04 布置作业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五段。 2.明人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他的理由是:“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秦将白起)十万众压邯郸(赵都),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谢 谢 大 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