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边界望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边界望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界望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2.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意象内蕴,乡愁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学难点: 语言的奇妙组合 【知识链接】 1. 走近作者 洛夫(1928.5.11~ ),名莫运端、莫洛夫,湖南衡南县相市乡燕子山人。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虽在大陆的名气不如余光中响亮,但在台湾诗界洛夫的名望却在余光中之上。1979年3月,洛夫访问香港时创作《边界望乡》,诗人余光中陪同他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过不去,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于是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边界望乡》,传神地表达了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 【探究与合作】 一、自主探究 1. 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 2. 如何理解杜鹃、白鹭、鹧鸪这三个意象? 二、小组合作 赏析以下句子 1.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2.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3.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 4.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 三、拓展探究,品味语言 1.本诗的语言特点 【布置作业】 阅读于右任的《望大陆》,和《边界望乡》做一对比阅读,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文章。 《边界望乡》学情分析 《边界望乡》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四单元略读篇目。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方面的热情是极高的,在知识能力接受方面,没有障碍,所以对于这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诗的语言很有特点,没有雷同,绝对陌生,这也是这首诗歌真正的撼动人心的地方,引领学生赏析重点语段显然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本诗作者洛夫生在大陆,却阔别故乡三十载,正像他自己所说“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兮,两鬓飞霜”,故土难回的惆怅和心酸是学生要感悟的重点,透过海外游子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在学习本篇文章之前,给学生循环播放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了解基于一定的历史原因,台湾同胞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的社会现实,课前多通读几遍文章,对不能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号。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水平各不相同的同学进行探究、交流,从而带动后进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并更快达到“学习目标”中的要求。 《边界望乡》当堂检测练习效果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否实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之后要进行当堂检测。 本节课所设置的当堂检测的内容是:于右任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情感,这个问题难度并不算大。 检测结果:通过“当堂检测”,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把握本诗的情感。谁“望”呢?是作者的魂魄!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这是一份多么执着的苦恋。 分析:通过当堂检测的效果,可以得出本节课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基本实现学习目标。在设置检测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层次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对提升难度,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到桃子”,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真正做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并相信学生的潜力。 《边界望乡》教材分析 《边界望乡》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的略读篇目,是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作品。 可以说,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首怀乡的诗篇。月圆之夜,伤感之时,那种去国怀乡的情绪会更加浓重。洛夫在写此诗时去台湾已整整三十年。“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诗人站在边界的那一边,也许只需再往前跨进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