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河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1 \* CHINESENUM3 一、教学目标
= 1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大体把握诗歌内容。
= 2 2.过程与方法:阅读、点拨? = 3 3.情感价值观:感受诗歌磅礴的激情。
= 2 \* CHINESENUM3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难点:大体把握诗歌内容
一、教学过程:
(一)、熟读诗歌,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屹立(? ) ②须臾(? ) ③近狎(? ) ④长唳( ? )?⑤隘口 (? )⑥潜伏(? ) ⑦ 飓风( ? )⑧腭骨( )? ⑨胝掌(? ) ⑩脐蒂(? )?答案 ①yì ②yú ③xiá ④lì ⑤ài ⑥qián ⑦jù⑧è⑨zhī ⑩qí?(2)多音字①堡:城堡/瓦窑堡?/十里堡 ②刹绳/古刹③晕:眩晕/ 晕车 ④载:满载 /刊载 / 三年五载?答案 ①bǎo/bǔ/pù ②shā/chà ③yūn/yùn ④zài/zǎi2、辨清字形(1)胸(?? ) 逮(?? )(2)(?? )昵 (?? )车 (3)狭(?? ) 充( ?? )(4)(? )期( ? )问答案 (1)胸脯 逮捕 (2)狎昵 押车 (3)狭隘 充溢 (4)汛期 讯问
(二)、了解作者:?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河床》记录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这些诗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及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三)、大体把握内容1、河床 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称为河床。2、走近诗文 全诗一共有9节。九节诗行,刚好扣黄河九曲。 1——3节,河床从巴彦喀拉走下。 4、5节,我走向大海,怀恋着源头。 6——9节,我激情澎湃,包容万物,伴随潮汛,崛起于大地。 3、详解: 诗一开始叙述“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白头的巴颜喀拉”是河床的发源地。而“白头的雪豹默默地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雪豹”和“鹰”都是高原带有原始色彩的动物,它们卧在城堡里,圣洁又神秘。“河床”骄傲地认为“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因为我此行是要去创造,去奉献。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老远就听到”说明我对这种声响的熟悉以及期待,我知道他们会在这时候到来,我也从来都慷慨地施与他们,他们虽然向我索取但他们依然对我恭敬如神明——“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谨小慎微地举步”。??这只是诗的开始,唐古特人的脚步给予了“我”奉献的快乐与自豪。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巨人般躺倒”指的是“我”强壮的体魄,“巨人般屹立”指的是“我”内在的强大。这两句诗独立成段,它们开启了下面对“河床”的具体描述: “我”有时“滋润”,有时“干枯”,有时“浩荡”,“我坚实宽厚、壮阔”“发育完备”,“我创造,”滋润浩荡的时候,“须臾不停地”“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种群的特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课堂实录】Animals in Danger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课堂实录】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书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思想政治_【课堂实录】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课堂实录】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课堂实录】Animals in Danger Exercis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阁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菩萨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世界选择北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1【课堂实录】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虞美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