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问题探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问题探析 2
一、人性———教育管理的逻辑起点 2
二、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发展之路 4
1. 经济人假设下教育组织的理性管理 4
2. 社会人假设下教育的人性管理 5
3.“复杂人”假设下教育的人伦管理 6
三、教育管理的人性消弭 7
1. 效率至上的现代化管理 7
2. 可量化的教育过程管理 8
3. 功利化的管理评价体系 9
四、教育管理的人性回归 9
1. 教育管理目的人性化 10
2. 教育管理交流主体平等化 10
3. 教育管理方式柔性化 11
文2:浅析格利佛游记中的人性 12
一、引言 12
二、小说概要 13
三、《格利佛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人性 13
1. “小人国”的国王和大臣 13
2. “巨人国”的农民 13
3. “飞岛国”的科学家 14
4. “慧骃国”的慧骃族和“耶胡” 14
四、人性邪恶的源泉 14
五、结论 15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6
文章致谢(模板) 16
正文
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问题探析
文1:教育管理中的人性问题探析
“人”的问题, 是教育管理中的永恒理论议题。正如北原贞辅所言:“所有的管理系统, 都是以人为主体构成要素, 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的系统。因此, 研究管理系统要从对人的考察开始, 并以此为基础来阐明其本质”[1]。人作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 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 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人”进行。因此, “人性问题”也就成为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人性———教育管理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最早由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所确立, 认为“哲学无体系, 不科学”。以“纯有”作为逻辑的开端, 阐述了其思维缜密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则对黑格尔的逻辑起点论述有所扬弃, 舍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继承了其关于逻辑起点的“合理内核”, 并创造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为管理学的研究树立了典范。在教育管理中, “人性”, 作为教育管理的逻辑起点, 是教育管理中最为基本的范畴, 承载着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关系[2]
首先, 人是教育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为抽象的范畴, 而人性的本质是自由的,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人性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前提, 在设定管理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必须将人性作为一个因素来进行衡量。其次, 人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一切矛盾的起点, 由于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管理与人之间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作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个体, 每个个体都会将自身利益即所谓的“人性”作为参考因素进行管理活动, 以实现教育管理活动的既定目标。因此, 人性是教育管理体系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3]。再次, 人作为教育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承担者, 对于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在教育管理中, 人的主体因素使其承担着教育管理的一切社会关系, 而人性则往往支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 间接决定着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走向。最后, 人性作为教育管理的历史起点, 保障了人自身教育发展的可延续性[4]。由此可见, 人性也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历史起点, 对于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人性”, 作为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符合马克思关于具体学科的逻辑起点“合理内核”要求, 在人性的规制下, 作为具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个体的“人”的具体管理行为得以规范, 并朝着既定的理性目标发展。“人性”, 作为人承担社会关系的前提, 是教育管理发展的历史起点, 也是教育管理体系得以顺利维系和发展的根基, 也就必然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发展之路
教育管理活动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所蕴含的关于“人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方法等伴随着教育管理活动的始终。在管理活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经济人”“社会人”以及“复杂人”等人性假设, 正是教育管理思想产生和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5]
1. 经济人假设下教育组织的理性管理
经济人概念最早源自于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经济理论, 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 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麦格雷戈则将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归结为X理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 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尽可能破坏公共利益, 搭便车行为极为普遍。基于亚当·斯密“经济人”概念的引入和麦格雷戈X理论关于人性的描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