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背景】
输血在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及时、充足的血液输注对抢救大失血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制定大量输血指导方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拟定者】
本方案系基于对全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现状的调研结果,依据我国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在检索国内外大量文献后,由全国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草拟,并通过与全国多地三甲医院输血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和医学统计等学科50余名专家进行循证、专题研讨,数易其稿而形成。欢迎专家、同行对本方案给予补充与完善。
【推荐应用范围】
本方案推荐应用范围: 外科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外科创伤大量输血、心脏外科大量输血、产科大量输血。本方案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该推荐方案分为五个部分:大量输血、大量输血的准备与评估、实验室检测、治疗、大量输血的操作。
本文节选其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部分。原文请参阅:大量输血协作组.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17-620.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标本
(1)在紧急情况下,精确无误的患者身份确认尤为重要,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如腕带;
(2)临床科室尽早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提供给实验室和输血科,标本应统一标识并贯穿整个抢救过程。
(二)检测项目
(1)输血科:ABO 血型正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
(2)检验科:血常规: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压积( Hct) 及血小板计数( Plt) ;常规凝血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必要时检测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 、血浆D-二聚体( Ddimer)血气及生化等相关项目。
(3)血栓弹力图(TEG):能全面准确反映凝血因子、Plt和Fib 等凝血组分的数量和功能状态,自动提供凝血状态分析结果,指导血液成分治疗。TEG 近来已被有关的国际方案优先推荐。
(4)临床医生术中出血评估随时评估术野出血、渗血情况,预测或确定是否存在凝血障碍,评估出血量和粘膜损伤、尿量及伤口渗血等。临床医生的术中经验评估与判断对指导成分输血至关重要。
(三)试验检测频率
(1)成人连续输注红细胞悬液≥15-18U,或输注红细胞悬液≥0.3 U/kg 体重时,应立即检测Plt;
(2)当输血量≥1-1.5 倍的患者血容量时,应每隔1-2h 检测1次患者的血常规、常规血凝及血气相关项目,以准确反映患者体内血凝及内环境状态;
(3)手术过程中,当输液输血量达到患者1 个血容量时,应检测1 次患者的血常规、血凝指标,特别注意Plt、Fib 水平的变化;
(4)体外循环手术中抗凝干预与中和肝素后均应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
(5)TEG 能更迅速地检测患者的凝血情况和Plt。
治疗?
(一)血容量恢复
(1)维持组织灌注与氧供:此为大量失血后抢救的第一要务,建立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静脉通路,防止患者发生因血容量不足而导致致命性的多器官衰竭。
(2)急性失血初期输液:选用晶体液与胶体液同时输注,一般两者比例为2(或3):1;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好,含有碳酸氢钠的平衡盐液有利于纠正酸中毒。
(3)控制出血:在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在出血控制之前作控制性血压复苏,即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 65mmHg( 8.65 kPa) 。
(4)保持体温:低体温增加了患者器官衰竭和凝血障碍的风险性,复苏的同时注意患者保温及液体、血液加温后再输入。
(二)血液成分治疗可供大量输血的血液制品:
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悬液(机采血小板血液和手工血小板悬液)、冷沉淀及重组活化的因子Ⅶ(rFⅦ) 。
输血器的使用:输注红细胞悬液至少每12h 更换1 次输血器,每次输注血小板悬液前均应更换输血器。
红细胞悬液
(1)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氧到组织细胞,而非用于扩容;红细胞通过血小板边缘化利于止血。实验证据显示,相对较高的Hct 有利于大量失血患者止血,Hct 过低出血风险加大,因此大失血时及时输注红细胞至关重要。
(2)输注时机:患者失血量达到自身血容量的30%-40%时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失血量>40%血容量时应立即输注,否则生命受到威胁;当患者的血红蛋白(Hb)>100g/L 时不考虑输注,Hb<70g/L 时应考虑输注,Hb为( 70-100) g/L 应根据患者是否继续出血、心肺功能等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真题及答案.doc
- PCB流程钻孔.ppt VIP
- 最标准完整的居间合同范本.pdf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井下技能操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文:五感法描写课件.pptx VIP
- 2019-2023年西安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考研真题.pdf
-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的建立与实施.pdf VIP
- (正式版)D-L∕T 466-2017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ocx VIP
- 【Top50强校】【重庆卷】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1.2-1.3)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 电力体制改革文件汇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