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1. 学习本单元所选古今中外小说,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思想意蕴,领会小说这一体裁的认识和教育价值,获得独特审美体验;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文学虚构对于小说的意义。
2. 进一步了解情节、人物、环境等小说要素,理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感受古今中外小说多样的创作风格。
3. 学习鉴赏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认识场面肖像、细节等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伏笔与照应、烘托与对比、写实与象征等手法的运用。
4. 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读书积累和写作心得,反复咀嚼,深化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理解;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提升审美品位。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是高中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小说这一体裁。所选古今中外小说,类型多样,风格各异,都是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从作品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这样界定小说的:“一种以散文形式叙述虚构性内容的文学体裁,也指以这种体裁写成的文学作品。……环境、人物、情节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空场所,以及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情节是按一定结构原则组织而成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的过程。”就揭示社会人生真相、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而言,小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体裁。
《祝福》体现了鲁迅小说“为人生”的宗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与《呐喊》时期的作品相比,小说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显得更加犹疑,思想与行动也更加软弱。学习时,要结合小说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思考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思考祥林嫂不幸遭遇的社会根源,深入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还要注意小说的细节描写,欣赏小说简练的叙述语言和生动的人物对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精彩篇章,极为典型地展现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生动地演绎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这篇小说,情节、人物、环境浑然一体,不可拆分:人物行动构成了情节,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物,自然环境衬托了人物。学习时,除了思考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还要注意看似巧合的情节中现实的逻辑链条,体会小说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讽刺批判现实的代表作品,通过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套中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帝俄的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钳制与束缚,透露出呼唤自由的热望。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典型意义,感受作者讽刺社会、批判现实的思想锋芒。
《促织》是一篇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是一篇西方现代派小说,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讲了一个“人化为虫”的“幻化”故事。学习时,要注意两篇小说在荒诞中透露出的对真实社会人生的揭示,理解作品批判现实的主题,还要思考这两篇小说对“幻化”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异同。单元学习任务涵盖了本单元所选各篇小说的学习重点,又各自有所侧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就本单元所选小说的题材、思想意义、艺术手法、创作风格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讨,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 解,深化认识。比如,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5篇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如鲁四老爷、柳妈)在构成主要人物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环境”上的作用?林冲的忍耐和祥林嫂的忍耐,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某种“套中人”性格的表现?《变形记》中“甲虫”的外形,有什么特殊的喻义?是不是也是一种“套子”?《变形记》与《装在套子里的人》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二者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又要注意指导学生赏析作品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小说常用的一些手法;既要深化学生对小说体裁的一般理解,又要让他们体会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小说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模仿小说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人生,借鉴小说作品的写法去创作故事,让他们在阅读、思考、观察、写作的融合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单元学习任务
一
鲁镇社会扼杀了祥林嫂的一切生机;林冲的遭遇,不仅仅是因为高俅父子对他的迫害;别里科夫死后,人们的生活仍然“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人变为虫,离奇的情节透露出严酷的社会现实。认真阅读本单元小说,分小组概括各篇小说中社会环境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在全班交流。
这一学习任务的核心是关注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7【语文畅学优】作文备考:关系型思辨色彩作文精选(九).docx
-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100练.docx
- 必考知识梳理(实词+虚词).docx
-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4 对比阅读有良方.docx
- 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考前点睛压缩版.docx
-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3:规范答题有意识 .docx
-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2 跳出陷阱有警觉 .docx
-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1 解读诗意有秘笈.docx
- 二轮复习·10种修辞手法考点知识巩固提高.docx
- 作文评卷教师的心路流程.docx
- (25)第18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24)第17课:祝福-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26)第19课:装在套子里的人-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17)第五单元总体说明-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21)第15课:谏逐客书-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18)第五单元群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29)第七单元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docx
- 微阅读2 26部世界名著26段结束语(28张).pptx
- 高考(山东省新高考I卷)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小说一:情节的手法和作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