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8神经网络1.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人工神经网络 陈志华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主要内容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生物神经元 人工神经元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T.Koholen的定义:“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ANN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揭示物理平面与认知平面之间的映射,了解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揭示思维的本质,探索智能本源。 (2)争取构造出尽可能与人脑具有相似功能的计算机,即ANN计算机。 (3)研究仿照脑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将在模式识别、组合优化和决策判断等方面,取得传统计算机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 (1)第一次热潮(40-60年代未)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学家W.Pitts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神经元模型,即MP模型。 1958年,F.Rosenblatt等研制出了感知机(Perceptron)。 (2)低潮(70-80年代初)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3)第二次热潮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J.J.Hopfield提出Hopfield模型,它是一个互联的非线性动力学网络。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反复运算的动态过程,这是符号逻辑处理方法所不具备的性质. 1987年首届国际ANN大会在圣地亚哥召开,国际ANN联合会成立,创办了多种ANN国际刊物。1990年12月,北京召开首届学术会议。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神经网络的优点 一般而言, ANN与经典计算方法相比并非优越, 只有当常规方法解决不了或效果不佳时ANN方法才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对问题的机理不甚了解或不能用数学模型表示的系统,如故障诊断、特征提取和预测等问题,ANN往往是最有利的工具。 对处理大量原始数据而不能用规则或公式描述的问题, 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人工神经网络以其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较好的容错性和优良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受到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 在实际应用中,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采用BP网络,目前主要应用于函数逼近、模式识别、分类和数据压缩或数据挖掘。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局限性 (1)ANN研究受到脑科学研究成果的限制。 (2)ANN缺少一个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3)ANN研究带有浓厚的策略和经验色彩。 (4)ANN与传统技术的接口不成熟。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2. 生物神经元 神经元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 人脑大约由1011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互相连接成神经网络 神经元以细胞体为主体,由许多向周围延伸的不规则树枝状纤维构成的神经细胞,其形状很像一棵枯树的枝干 神经元主要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生物神经元示意图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细胞体 用于处理从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 轴突 相当于神经元的输出电缆,利用尾部的神经末梢和梢端的突触输出 树突 神经元的输入端 突触 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接口,即一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的交接面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突触的信息处理 神经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来看,信息的处理与传递主要发生在突触附近 神经元细胞体通过轴突将脉冲传递到突触前膜 当脉冲幅度达到一定强度,即超过其阈值电位后,突触前膜将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生物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为多输入、单输出 突触有两种类型: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产生正突触后电位,后者产生负突触后电位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突触的传递功能与特点 不可逆性 脉冲只从突触前传到突触后,不逆向传递 对信息传递具有时延和不应期,一般为0.3~lms 相邻的两次输入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隔;在此间隔内,突触不传递信息 可塑性 突触传递信息的强度是可变的,即具有学习功能 学习、遗忘或疲劳(饱和)效应 对应突触传递作用增强、减弱和饱和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生物神经网络基本模型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3. 人工神经元  人工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个并行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网络结构 它一般由大量神经元组成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输出,可以连接到很多其他的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的输入有多个连接通道,每个连接通道对应于一个连接权系数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M-P神经元模型 心理学家麦克洛奇(W.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 家皮兹(W.Pitts)于1943年首先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