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古风新韵
——关山月
(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欣赏课 —— 关山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古琴并了解它的历史,能够分辨它的音色,通过聆听古琴曲《关山月》体会古风。
2、通过理解、吟诵古诗并体验和琴曲的交融,加深对我国古老传统乐器的尊重和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琴曲的聆听;古诗与琴曲交融的韵味体会。
2、难点:古琴音色的描述和体会;琴曲配合古诗的吟唱学习。
教法与学法
1、教师采用讲述法、温故法、示范法、教唱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2、学生学习有聆听法、视听结合法、模仿演奏法、演唱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发兴趣:古文《伯牙绝弦》的回忆和背诵。
问题设计:
a:伯牙所弹之琴是什么琴?
b:伯牙的琴声都表现了什么情境?
2、欣赏视频:《高山流水》片段。
问题设计:
a:视频中的叫什么琴?
b:琴声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揭示本课课题:认识了解古琴并欣赏古琴曲。
新课部分
(一)第一阶段:听赏模仿
1、图片介绍古琴(背景音乐为“关山月”)。
2、聆听观看古琴曲《关山月》演奏视频。
问题设计:
这首古琴曲又是什么感受?可对比老师弹奏的钢琴音色进行分别感受,然后谈谈。
3、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引导听辨:你能说出已学的哪些装饰音?如:倚音、颤音、波音等。
4、再听琴曲《关山月》音频,找出类似装饰音的小节或音符,举手示意。
5、出示琴曲《关山月》简谱曲谱,跟随音频和学生标出装饰音的音符。
6、复听时用自己的声音模仿琴声,唱出这种带有复古特色的装饰音来。比如用“dang”音。指导学生唱好上滑音、下滑音、波音等,加深对琴曲音色特点的感受和体验(古风古韵、古色古香、余音缭绕、年代久远)。
7、进一步体验:你知道这些具有浓重古风特色的音是怎样弹奏出来的吗?a:请观看《关山月》演奏指法视频。b:介绍左右手各两种基本指法,右手为勾、拨;左手为绰、注。c:分别用左右手练习弹琴动作,按节拍训练双手配合。d:用自制古琴随《关山月》音频模仿弹奏,再次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二)第二阶段:吟诵体验
引导语:刚才了解了古琴的音色特点,那《关山月》这首琴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琴曲填词一首。
1、出示古诗《关山月》,全班齐读。
2、教师简单解释:
开始四句 — 皎洁的月亮升起在祁连山脉,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中┅┅; 中间四句 — 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道,如今胡人又窥视着青海湾┅┅;最后四句 —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看到这凄凉的景色,思乡时多是愁容满面┅┅。
要求教师每解释一句就播放本句的琴曲,引发学生体验琴曲配合吟诵的感觉。
3、总结古诗意境:看似诗人描绘景色、战争、思乡,实则宣泄反战的情绪,将这种无奈、痛苦与景色的描绘交融起来,更显悲壮凄凉。
4、引导学生再次体验以琴曲《关山月》作为背景音乐的古诗吟诵韵味,吟诵出诗人对现状的无奈和忧虑。播放音频。
三、拓展部分
引导语:“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当用语言不足以表达情感时,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来代替吧!
1、欣赏男声独唱:《关山月》。教师范唱。
2、教师用电子琴中的古琴(也可用古筝)音色伴奏,用教唱法,学生逐句学唱琴曲加古诗的歌曲《关山月》,深入体验琴曲、古诗等带来的古风古韵。
3、注意学唱时的难点乐句,如: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等句。全曲比较熟悉后,采用部分学生演唱,另外部分聆听体会的办法巩固古曲配古诗的演唱,深化对古风风格的体验。
四、小结部分
结束语:今天我们认识了古琴,还感受到了古琴曲《关山月》的韵味。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化作自己的经验,特别是听觉方面的经验,去领略更加美妙的音乐世界。
五、下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古风新韵
——关山月
(学情研究)
欣赏课 —— 关山月 (学情研究)
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研究非常重要,只有对他们的学习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教学策略的依据,也能为学生本课时或今后的学习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本课时教学是针对小学高年级段六年级学生的,下面就这个年龄学段的学生情况进行下分析:
学情分析
1、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高一个年级,生理心理方面都比起中低年级学生略显成熟,但还没脱离小学校园的他们总的来说还是小大人。在学习方面优于中年级,理解能力、精力集中都做得很好。
2、课堂学习习惯已养成,特别是音乐课堂,在逐步进入高年级后,普遍有乐于听而羞于唱的特点,好像是启而不发,实则他们心里有感受,只不过碍于面子不愿发表。
3、音乐学习已有一定基础,基本乐理、音乐要素、欣赏和表演也都具有一些经验。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制定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音乐_游子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游子吟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小小少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走进典雅的小步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DO RE MI》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喜鹊钻篱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喜鹊钻篱笆》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编花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