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哲学毕业资料).docVIP

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哲学毕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哲学毕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书画美术”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560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 1 一、源于自然,天人合一 1 二、对立统一,消长平衡 3 三、万物关联,互根互用 5 文2: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书法的价值体系分析 7 一、中国画与书法在艺术价值上的共性 7 二、书法用笔在写意花鸟画中的应用 8 三、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哲学毕业资料) 文1:书法创作中的阴阳契合 一、源于自然,天人合一 阴阳观念,始于《周易》,其认为阴阳是天地之根本,万物自然皆由阴阳构成,阴阳变化乃自然变化。阴阳学说最原始的含义便是自然的转化。《周易·系辞上》有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兽之情。”阴阳学说中的“自然”更多的是指广义上的天地万物,认为世间万物皆取法自然,事物发展变迁更是要顺应自然。刘熙载创作理论中同样强调“书当造化自然”,但这中的“自然”作为一门哲学理念和美学范畴却有着更深层更具体的阐释。 “与天为徒,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刘熙载认为学书者要以自然与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就是要学习大自然形式美的规律,书法取法于自然之象,依照自然转化的法则来运作。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及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式出矣。”认为书法的美完全取决于自然的美,书法便是用文字艺术将自然万物的阴阳之道、四时之气表现出来。刘熙载并不否认“书肇于自然”,但在他的理论中,比之“立天定人”更为重要的是“由人复天”,更加看重的是“人”的能动性以及社会大环境对“人”主体的影响。因此主张“于古为徒”、“观于其变”。刘熙载评价李阳冰篆书时有论:“李阳冰学《峄山碑》,得《延陵季子墓题字》而变化。其自论书也,谓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文物衣冠、皆有所得。虽未尝显以篆诀示人,然已示人毕矣。”认为李阳冰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他将李斯的笔法与对自然的体会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同样其评价颜鲁公有论:“颜鲁公书,自魏、晋及唐初诸家皆归檃栝。东坡诗有‘颜鲁公变法出新意’之句。”认为颜书既保留了与盛唐气象相契合的恢宏雄壮,同时又继承了古拙朴素的篆籀古意。 虞世南《笔髓论》有言:“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阴阳学说中的“自然变幻”运用的书法艺术中指在强调书法美得力于对自然的归纳,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与依附。而刘熙载创作论中对“自然”里定义不仅仅是广义的具体的自然万物,更包含对创作技法、风格和理念起关键影响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现象风貌,重在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对自然的再现以及创作主体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前人创作过程中对“自然”的追求大多停留在作品本身的美学层面,而刘熙载却将“书如其人”的理念也归纳为对“自然”境界的深层挖掘和内涵延伸。文中提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对“自然”美感的追求不能仅停留在“如其形”的形式感上。在刘熙载看来,书法与人的性情学养、才能见识以及社会经历有密切关系。书法创作就是要反映人的审美意识,而人的审美意识完全取决于主体的精神世界。他举例“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来强调对于书法创作而言“个性即人,风格既人” 米芾曾有言:“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虽说书法取法与天地万物,但更主要的是创作者本身在磨练覃研中把客观规律修化沉淀为人的内心规律。创作出真正出于心灵涵又不显斧凿痕迹的自然本色。 二、对立统一,消长平衡 《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要义在于平衡与秩序。正如《周易》卦象中的阴阳二爻,黑白阴阳早已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相互排列规定着自身与对方的存在形式。这种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规律对书法的创作也起到借鉴意义。刘熙载《书概》以阴阳理论来解释分析笔画:“画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唯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书法创作的过程中,笔法的起收、提按、方圆、藏露,字法的正斜、避就、伸缩、顾盼,墨法的干湿、浓淡、燥润以及章法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疏密相间。这些看似对立的矛盾才致使一副作品富有情感和生命力,而书法创作者也是在不断创造矛盾解决矛盾过程中实现和谐统一。技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