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哲学毕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书画美术”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937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 1
一、语焉非草,意在反叛 2
二、对草书进行否定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促进草书的发展 2
(一)草书与儒家经典的对比 3
(二)草书的起源 3
(三)草书的功用 4
三、强调心、手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直击草书发展的实质 5
四、从审美的角度看《非草书》推进草书的发展 6
文2:论汉末审美自觉过程中赵壹非草书文学价值 8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哲学毕业资料)
文1: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
赵壹为东汉著名辞赋家和书法批评家。作为现存最早的书法批评长篇,赵壹的《非草书》以其理论、批评及史料价值在书法史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但赵壹的《非草书》被很多人认为是专门抨击草书的著作[2],实际上从其内容来分析,《非草书》是全盘否定草书还是部分观点否定草书,甚或是从客观的角度反而促进草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考证和探究,能正确评价赵壹本人,同时也对《非草书》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其它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一、语焉非草,意在反叛
赵壹是东汉光和年间的辞赋家,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灵帝时为上计吏入京,后得司徒袁隗[3]和江南尹羊陟的推重和延誉,名动京师,广为士林所重,西归后“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可见他是一个性情狷狂、不肯趋炎附势的人[4]。“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刺世疾邪赋》)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奸邪当道,政治黑暗,作为当时统治者的一员,他对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愤愤不平,但他又显得无能无力:“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因此他只有通过《非草书》等著作来排解心中的悲愤。从这里不难看出他“语焉非草,意在反叛”的目的,体现他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反叛精神,通过对草书的批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同时,在客观上反映了东汉末年草书渐趋成熟的现实,书法艺术在东汉时期进入自觉时代。此外,他在有关书法与书写者的天资、气质、个性、学问关系的重要论述中,也别具卓识,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二、对草书进行否定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促进草书的发展
赵壹《非草书》对草书的否定不是全盘的,他只从草书与圣人经典的对比、草书的起源、对崇尚草书者有乖本原之处、书法要出乎禀性、立身显名的功利标准等方面对草书进行批判,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草书与儒家经典的对比
赵壹认为人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儒家经典上,不应该沉迷于草书的学习中,这样把握不住社会发展的主流,不能弘道兴世。其实,草书与经典之间本来没有太大的排斥关系,它们二者都应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应一定要厚此薄彼,赵壹认为这些“慕张生之草过于希孔、颜焉”的“当世彦哲”以及“后学之徒”们这种对草书的痴迷和狂热如果持续下去,其结果“背经而趋俗,非弘道兴世”[5],不应该受到来睐,而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儒学上,这样才能弘道兴世。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密玩。余惧其背经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说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从上文来看,赵壹主要批评人们对草书的仰慕超过了对儒家经典的崇拜,并且到“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的程度,这样会导致“背经趋俗,非所以弘道兴世”的结果。在这一阐述中值得肯定的是当时有一定数量的草书手专门从事草书的研究和书写,对草书有极大的兴趣,让他们无倦怠地追求着草书,草书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如此多的人,可见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果真如赵壹所说,部分人由于过于注重草书而荒废儒家经典,这本身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可理解的想法,这也很正常。
(二)草书的起源
赵壹在否定草书时提出草书不是大自然发展的结果,没有得到历史的检验,它是因当时刑罚、官文和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以上这些事情处理起来要迅速,只能示简易之。他觉得只有仓颉、史籀之法才是正道,应当为世人尊重,以儒家经典作为依据,恪守文字起源传说,这体现了他对当时人们钻研“非圣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社会科学资料).doc
- 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中国实践研究(行业资料).doc
- 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资料).doc
- 营改增会计处理实务注意事项解析(社会科学资料).doc
- 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积累对其就业的影响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为例(社会科学资料).doc
-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社会科学资料).doc
- 构建我国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对策研究(社会科学资料).doc
- 在民主管理中实现践行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哲学毕业资料).doc
- 中国茶文化在茶类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哲学毕业资料).doc
- 中国茶文化对英美茶文化的影响(哲学毕业资料).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