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论文范例).docVIP

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论文范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论文范例)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 2 一、动乱的社会现实下普遍产生的畏祸心理 2 二、陆氏兄弟对生命的珍视 3 文2:陆机与魏晋文学自觉的演进 5 注释 14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14 [2]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14 [3]扬雄《法言·吾子》 14 [4]萧绎《金楼子·立言》 14 [5]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全梁文》卷六十五。 14 [6]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14 [7][17]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14 [8]方廷《昭明文选大成·文赋》,引自张少康《文赋集释》 14 [11]见曹植《前录序》与《赠白马王彪诗序》 14 [12]阮籍《咏怀诗》之一。 14 [13]谢灵运《道路忆山中》,《文选》卷二十六。 14 [15]《古诗源》卷七。 15 [16]如《周礼·夏官·校人》注曰:“丽,偶也” 15 [18]《采菽堂古诗选》卷十。 15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6 正文 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论文范例) 文1:陆机与陆云的畏祸心理及生命观 一、动乱的社会现实下普遍产生的畏祸心理 西晋国祚短暂,在短短的52年里,外族不断入侵,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如刘渊(字元海,匈奴人)、石勒(羯族)也纷纷造反,造成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加上惠帝时开始,持续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备受削弱的西晋王朝摇摇欲坠,怀帝、愍帝甚至被俘虏,怀帝后被汉帝刘聪所杀,愍帝出降,西晋终于灭亡。整个西晋都处在战乱荒离中。 西晋时虽然有外患,但内忧对士人的影响更为突出,统治阶级内部的最高权力之争(“八王之乱”),让生存环境相对狭小的西晋士人惶恐不安,一旦站错了阵营,就可能招致覆亡,恰恰诸王之间的权力更迭速度极快,因此许多名士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沦为工具,成为牺牲品,造成士人们的人生悲剧。 魏晋时代是一个人意识觉醒的时代,也是极为珍惜生命的时代。战乱、天灾、疾病,使西晋士人常慨叹人生的短促和时不再来。许多人服药(五石散之类)求仙,以增加生命的长度;有的人纵情享乐,饮酒放诞,以增加生命的密度,都不以礼法为宗。推崇个体生命超过儒家或世俗所认为的杀身成仁等价值观。这都是对前代压制人性的反驳,矫枉过正,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西晋士人常无定主,积极进取以求取功名富贵的同时,更看重生命,正如皇甫谧《玄守论》:“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董京言:“万物皆贱,惟人为贵。”[1]P2427就反映出这种心理。时局动荡,战争不断才是主流,因战争四起,生之艰难,祸之易至,必然激起人们本能的畏祸心理并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保全性命、远离刑戮。 二、陆氏兄弟对生命的珍视 陆机,字士衡。《晋书?陆机传》载,武帝末,陆机与弟陆云入洛,太傅杨骏辟为祭酒。惠帝即位,迁太子洗马、著作郎,历吴王晏郎中令。迁尚书中兵郎。历经“八王之乱”,赵王伦辅政,引为相国参军。太安元年,成都王颖起兵讨长沙王。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太安二年,孟超诬陷陆机将谋反,遂被司马颖所害,死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陆机冤死,只是因为他太留恋世俗功名勋业,同时又处于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因而倍感避祸保身之艰难,在刀尖上过日子,避与不避,都不能全身而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如《君子行》[1]P656―676:“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说明陆机认识到“人道险而难”“福中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君子应当防祸患于未然,然而他知祸,却不能避开灾祸,因为“天损未易辞”,上天注定的命运,人无力改变,只能以“君子防未然”自诫自勉。再如《门有车马客行》:“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芒芒。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此诗当与《与弟清河云诗》互读,文意相属,表达陆机认识到天命多艰,产生的对生的眷恋之情,对死的忧惧心理。《与弟清河云诗》序曰:“悼心告别,渐历八载。家邦颠覆,凡厥同生,凋落殆半。收迹之日,感物兴哀。”“家邦颠覆,凡厥同生,凋落殆半”的现实,使诗人倍感思亲,哀苦之情充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