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导赤散中医与诊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第五五节节  清清脏脏腑腑热热剂剂 清脏腑热剂,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致之热证。代表方如导 赤散、 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 等。 导导赤赤散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 (各6g)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 (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 分,食后温服 (现代用法:加竹叶3g,水煎服)。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 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证治机理】 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心热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 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已不 足,故见口 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 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 《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 足”概括本方证之病机,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 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 小便而泄。 【方解】 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其乃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 实之体。方中生地甘凉而润,入心、肾经,凉血 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 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 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 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 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 淋痛,并能 调和诸药,且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用为佐使。四药合 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医宗金鉴》云:“赤色属心,导赤 者, 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 【配伍特点】 甘寒与苦寒相合,利水不伤阴。 【运用】 本方为治疗心经火热证之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 阴法之基础方。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 舌红脉数为 辨证要点。本方临证应用时,应据成人、小儿及火热虚实之异,相应增 减生地、木通之用量,据证之需,易其君 臣,以“变”中求“精”也。 【附方】清心莲子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半两 (各15g)  石莲肉去 心  白茯苓 黄 芪蜜炙  人参各七钱半 (各22.5g)  上锉散,每服三钱 (9g),麦门冬 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 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功用: 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 症见遗精淋 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 热等。 【鉴别】 清心莲子饮与导赤散同具清心养阴利水之功。清心莲子 饮以清心火,益气阴,交通心肾,兼利小便为主,心肾两 补,偏于治 心。方中寒凉清热之黄芩、地骨皮配伍莲子肉、黄芪、人参、茯苓、麦 冬以益气养阴;车前子清热利湿。常用于 心火偏旺,兼心肾气阴两虚, 湿热下注,精关不固者,其补益心肾之力强于导赤散。 【方论选录】 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赤黄、 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热移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 连直泻其 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 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 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 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 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吴谦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医案举例】 万密斋治县尹张之子,未周岁,啼哭昼夜不止。医 谓腹痛,用理中丸不效。又谓伤食,用泻黄散不止。万视之 曰:公子腮 颊面赤,乃心烦而哭也。若肠痛当见面青,伤食当见面黄也。乃用导赤 散,木通、竹叶、生地、灯心、黄芩、甘 草,加黄连、麦冬煎服之。次 日早即入告曰:昨夜哭多,何也?万曰:病即安矣。曰:病安何以哭不 止?曰:公子啼哭,三 日夜不吃乳,昨夜热退心凉欲得乳,而乳母在 外。盖往夜之哭,病哭也;昨夜之哭,饥哭也。乃笑曰:果然。乳母五 更到, 即止矣。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 【方歌】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1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