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_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说明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 河流集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 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③涟漪:水的涟漪。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连绵不断, 长堤上草散出芬芳。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扬。 无风的水面,圆滑得恰似琉璃同样,不感觉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涟漪。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在先秦时即已形成,唐代渐成风名胜。宋代颍州为东京汴梁的畿辅之地,为南北漕运和商旅要道。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赵德麟等文人名士先后知颍州,颍州及其西湖遂不断见于文人笔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 1 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民风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近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颖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退后居。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此后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正德颍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冷静自适的闲雅心理。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绘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光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联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风景,以轻舟作为察看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秀丽,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2

文档评论(0)

178****42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