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华东医药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
1、华东医药:光荣历史白马运营稳健,差异化经营效率优先
1.1、经过验证的经营效率,传统白马转型在路上
公司 1993 年成立,前身是杭州市第二制药厂,国有企业改制完成以后,2022年是华东医药成立的第 30 个年头,而立之年的公司从历史来看有光荣的业绩记录。市值由小到大,公司坚持“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深耕渠道,销售能力突出。执行力强, 自 2007 年开始连续十三年高于20%的ROE也印证了“不求规模最大,但求效益最好”经营理念。
公司营业收入从 2007 年的 48.53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345.63 亿元,14 年CAGR增速 15.05%,归母净利润从 2007 年的 1.73 亿元增长至2021 年的23.02亿元,14 年 CAGR 增速为 20.30%。2019-2021 年由于阿卡波糖品种意外失标以及其他次要品种受政策端影响,公司收入端及归母净利润端有相当程度的压力。22年我们预计公司在收入端和利润端的压力会进一步释放。
公司始终坚持深耕渠道,多数主要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市场前列,销售能力突出,销售上亿元以上的核心品种有 7 个。在各自品种细分赛道,基本能做到市占率前二的位置,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在经营端的效率优先的理念,一方面也展示出了临床销售队伍出色的商业化能力。
1.2、穿越传统品种逆风,制药板块创新转型,破而后立
在仿制药集采和医保控费的政策背景压力下,公司的品种的确在过往三年(2019-2021)中出现了短暂青黄不接的情况,经营端的压力也有目共睹。由于产品管线中核心产品还是以仿制药为主,在政策巨浪中公司分别经历了2019年9 月在“4+7”仿制药集采扩面阿卡波糖意外失标,百令胶囊于2020 年医保谈判降价,泮托拉唑、地西他滨陆续进入到集采目录当中,到目前为止公司多数核心品种已经经历过国采、区域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端影响的降价,虽然仍有部分产品可能仍然面对集采压力,但已经逐步的走出集采泥潭,未来几年中存量产品集采压力逐步减弱,随着创新产品上市及工业微生物和全球美容护理板块的多点开花,公司在经营端的情况逐步向好,收入和业绩都能随之改善。
目前来看,公司多数品种已经经历过集采或医保谈判。从适应症情况、批件数量以及过评厂家数量来看,仍有部分品种面临集采风险,譬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他克莫司、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第七批拟采)。但整体来说,已集采产品占到整体收入比例在逐年下降,政策给收入端带来的压力在过去3 年逐步释放,随着后续存量品种维稳,新品种接连上市,公司制药板块收入在未来几年或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2、企业转型逐见成效,创新业务渐现繁华
在面临过往几年的业绩压力下,公司坚定开启转型之路,一方面重构研发体系,将此前体外的研发平台重新整合,成立内部创新研发管理中心,一方面挖掘新的板块业务机会,譬如将以前的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化的工业微生物平台,利用本身发酵合成平台的技术优势,开创新领域,以及以控股子公司Sinclair 为核心,通过自研并购双轮驱动打造国际领先的美容护理平台,从能量源平台到注射类产品均有覆盖。
长期来看,公司制药板块创新转型已经逐渐接近中场,后续3 年均有新品上市,工业微生物和美容护理板块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为公司整体的现金流状况做基本保证,同时也贯彻华东医药追求效益的经营理念,整体公司基本面边际改善整体向好,顶住了前 3 年的压力,创新业务已经展露出繁华的初容。
2.1 制药板块研发体系变化,转型进入中场
2020 年初,公司重新梳理研发体系,从历史上来看,公司大多委托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定向研发工作,研发平台在体外对于公司产品管线的布局、研发人才的培养还有仿创转型战略还是有一定的掣肘作用,通过组织架构变革,以中美华东为核心的处方药创新药研发中心逐渐将研发重心回移至体系内,同时公司 2020 年引入新的首席科学家和 BD 负责人,两位行业背景深厚的负责人的加入在 2020-2021 年 2 年间已经实现多个项目的合作落地,其中不乏多个 First-in-class 的品种,后续的重磅项目引进或是其他形式合作仍然值得期待。
在 2020 年,公司定下 2020-2025 年研发战略规划:通过三轮驱动(自主研发、合作委托研发、产品授权引进),围绕现有覆盖治疗领域提出规划期间每年完成不少于 15 个创新品种(包括创新药物、改良型新药、创新美容护理产品及器械等)的立项和储备。
自 2020 年以来公司的制药产品相关的 BD 交易数量高达12 笔,引入多个新药产品,为公司 2-3 年的制药板块收入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多个First-in-class 的产品引入以及多款 ADC 的产品引入也证实了公司创新转型的决心,在仿创转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