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评用水: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 5749执行;水质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无肉眼可见物,无味无臭,浑浊度<3°,水质硬度<15°,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合格。 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 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 称量用具:天平,感量0.1g。 计时器: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 其他:刻度尺、网匙、茶匙、烧水壶、电炉、塑料桶等。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二、审评内容 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 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1、外形审评 看干茶外形,观察干茶的条索、嫩度、整碎和净度等。 一般,干茶以松紧、重实,芽毫多、叶质嫩,匀整、无杂为好;外形松散、轻飘,粗糙、叶质老,多断碎、杂片为次。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 2、汤色审评 看茶汤的色泽,看茶汤的浓度、深浅、明暗、清浊程度等。 一般,茶汤色以黄绿明亮为好;若汤色浅薄、暗浊、沉淀物多,则表明茶质较差。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 3、香气审评 闻茶水的香气,可先热闻,后冷闻。 闻时,将杯盖半掀开,接近鼻子,以辨别香气高低、强弱、持久程度、纯正还是有异味等。 一般,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好;如香气淡薄,低沉而带有粗异气味者为次。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4、滋味审评 主要是品其茶汤入嘴后的味道。 茶汤的滋味有浓淡、厚薄、甘甜、苦涩、鲜、酸等。 一般茶汤滋味以口感醇厚甘甜为好;而平淡乏味或含有粗涩异味者为次。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 5、叶底审评 看用沸水冲泡过后的茶叶。 一般叶底以细嫩多芽,芽叶完整、柔软、肥厚、匀齐者为好;以粗老、多筋梗、瘦茶、混杂、断碎茶多者为差。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 三、茶叶审评程序 茶叶审评程序:通常包括五个阶段,即取样、外形审评、茶汤制备、内质审评和审评结果判定。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 (一)取样 匀堆取样法:将该批茶叶拌匀成堆,然后从堆的各个部位分别扦取茶样,扦样点不得少于八点。 对角线四分法:将扦取的原始茶样充分拌匀后,用对角四分法扦取茶样,扦样点不得少于五点。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二)外形审评 外形审评:将200~300g样茶倒入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一手要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法,使盘中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用目测、手感等方法,通过调换位置、反复查看比较外形。 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 (三)茶汤制备 茶汤制备:称取样茶3.0~5.0g投入审评杯内,茶水比为1:50,注满沸水,加盖,计时3~5min;到规定时间后,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留叶底于杯中。 不同茶类不同。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不同茶类茶汤的冲泡时间 茶类 冲泡时间/min 普通(大宗)绿茶 3g 150ml 5 红茶 3g 150ml 5 白茶 3g 150ml 5 黄茶 3g 150ml 5 乌龙茶(颗粒型、条型、拳曲型、螺钉型)5g 2、3、5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第一节 茶叶的品质化学 第二节 茶叶的品质审评 第一页,共五十四页。 第一节 茶叶的品质化学(2学时) 一、茶叶的化学成分 二、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 三、不同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一、茶叶的化学成分 茶叶的化学成分:茶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成茶干物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茶叶的品质成分:对茶叶品质优劣起主导作用的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芳香物质、茶色素、茶多糖等。 第三页,共五十四页。 化学成分 含量(%) 主要组成 蛋白质 20~30 谷蛋白、精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等 碳水化合物 20~25 纤维素、果胶、淀粉、蔗糖、葡萄糖、茶多糖等 脂类化合物 8 磷脂、硫脂和糖脂、茶皂素等 茶多酚 24~36 儿茶素、黄酮(醇)、花青(白)素、(缩)酚酸 生物碱 3~5 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 氨基酸 1~4 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色素 1 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芳香物质 0.005~0.03 醇类、醛类、酸类、酮类、脂类、内酯类等 维生素 0.6~1.0 维生素C、A、E、D、B等 矿物质 3.5~7.0 钾、磷、钙、镁、铁、锰、硒、铝、铜、硫、氟等 第四页,共五十四页。 1、茶多酚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又称茶鞣质、茶单宁,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混和物。 含量(占干物质):24~36%。 主要组成:儿茶素类、黄酮(醇)类、花青(白)素类、(缩)酚酸类。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重要的滋味物质,具有强烈的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第五页,共五十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