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人护理学(上、下册)(第3版)PPT课件-第七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成人护理学(上、下册)(第3版)PPT课件-第七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病机制 细菌黏附并透过黏膜 细菌在血液中的存活机制 细菌侵入脑膜 病理 败血症期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 脑膜炎期主要病变部位在软脑膜和蛛网膜,表现为脑膜血管充血、出血、炎症和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引起脑脊液混浊 暴发性脑膜脑炎病变主要在脑实质,引起脑组织坏死、充血、出血及水肿,颅内压显著升高,严重者发生脑疝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普通型流脑 最常见(90%以上),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爆发型流脑 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临床上可分为三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轻型流脑 慢性败血症型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脑脊液检查 确诊的主要方法 免疫学检查 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系统及应对机制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脑膜炎球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有关辅助检查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病原体引起皮肤血管损伤有关 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与内毒素所致循环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 脑疝、惊厥、呼吸衰竭 护理计划与实施1 休息与环境 隔离 隔离期为病人症状消失3天后,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环境 每日行空气消毒,备好急救器械及抢救物品 护理计划与实施2 发热的护理 观察体温上升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高热初期,病人寒战时,暂不宜退热 寒战过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 体温下降时,观察病人出汗多少及有无虚脱的征象 护理计划与实施3 皮肤的护理 皮肤观察 观察瘀点瘀斑发生的部位、大小及进展情况 皮肤护理 ①重点保护瘀点、瘀斑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②瘀斑破溃时,按无菌操作原则行清创、换药,预防感染发生;③瘀点、瘀斑在吸收过程中常有刺痒感,应修剪并包裹病人指甲,避免抓破、擦伤皮肤;④昏迷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护理计划与实施4 病情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 循环衰竭的观察 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面色、皮肤、肢端温、湿度及瘀点、瘀斑的变化;休克病人应取平卧位或下肢稍抬高 药物治疗与护理 病原治疗药物的选用原则:①杀菌药;②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③无耐药 严密遵守药物治疗的原则,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做到安全用药 护理计划与实施5 安全护理 意识障碍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吸入性肺炎 昏迷病人应注意有无尿潴留,及时给予排尿,以防病人躁动引起颅内压增高 对于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或四肢加以约束,防止病人坠床,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护理计划与实施5 健康指导 对病人的指导 讲解流脑的临床过程及预后等,教育病人及时就诊,接受呼吸道隔离,以防疫情扩散 预防疾病指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教育 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季节前对流行区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护理评价 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瘀点、瘀斑消失,皮肤未发生破溃和继发感染 血压稳定,尿量正常 无脑疝、惊厥、呼吸衰竭发生 小 结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是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本章主要介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小 结 2.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阳性及脑膜刺激征 小 结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ECM)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4.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猪;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流行特征-主要分部于亚洲,呈季节性、散发性流行 小 结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流行特征-多见于冬春季 6.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7.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期: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 * * 成人护理学 第七十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 疾病病人的护理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商临萍 第一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