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碑》(文心雕龙)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VIP

《诔碑》(文心雕龙)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心雕龙》诔碑 关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 (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 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 (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 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 (原分上、下部, 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 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 “才”、 “气”、 “学”、 “习”四个方面。 诔碑原文 周世盛德,有铭诔之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 之不朽也。夏商以前,其词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 其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读诔定谥,其节文大矣。自鲁庄战乘丘,始及于士; 逮尼父之卒,哀公作诔,观其慭遗之辞,呜呼之叹,虽非睿作,古式存焉。至柳 妻之诔惠子,则辞哀而韵长矣。 暨乎汉世,承流而作。扬雄之诔元后,文实烦秽,沙麓撮其要,而挚疑成篇, 安有累德述尊,而阔略四句乎!杜笃之诔,有誉前代;吴诔虽工,而他篇颇疏, 岂以见称光武,而改盼千金哉!傅毅所制,文体伦序;孝山、崔瑗,辨絜相参。 观其序事如传,辞靡律调,固诔之才也。潘岳构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 新切,所以隔代相望,能徽厥声者也。至如崔骃诔赵,刘陶诔黄,并得宪章,工 在简要。陈思叨名,而体实繁缓。文皇诔末,百言自陈,其乖甚矣! 若夫殷臣咏汤,追褒玄鸟之祚;周史歌文,上阐后稷之烈;诔述祖宗,盖诗 人之则也。至于序述哀情,则触类而长。傅毅之诔北海,云 “白日幽光,淫雨杳 冥”。始序致感,遂为后式,影而效者,弥取于工矣。 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暧乎若 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此其旨也。 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 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 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 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观杨赐之碑,骨鲠训典;陈 郭二文,词无择言;周胡众碑,莫非精允。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 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至矣。孔融所创,有摹伯喈;张 陈两文,辨给足采,亦其亚也。及孙绰为文,志在于碑;温王郗庾,辞多枝杂; 《桓彝》一篇,最为辨裁矣。 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 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 先于诔。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树碑述亡者,同诔之区焉。 赞曰∶ 写远追虚,碑诔以立。铭德纂行,光采允集。 观风似面,听辞如泣。石墨镌华,颓影岂戢。 诔碑译文 周代帝王的德泽盛大,所以有铭诔产生。古人说过:能胜任大夫的人材,遇 有丧事必须能写出诔文来。所谓 “诔”,就是积累;就是列举死者的德行,加以 表彰而使之永垂不朽。夏、商两代以前,没有关于诔的传闻。周代虽然有诔,也 不盛行,因为在当时诔还不能用于普通官吏,并且低贱的人不能为高贵的人作诔, 幼辈也不可给长辈作诔;所以帝王死后,只能说由上天来诔他。宣读诔文,定立 谥号,那时在礼仪上是有一套严格规定的。自从春秋时鲁庄公战败于乘丘而错怪 驾车的人,诔才开始用到下级官吏。孔子死后,鲁哀公给他作了诔文。从其中所 讲 “上天不愿留下这位老人”,和 “呜呼哀哉”的悲叹来看,虽然不算很高明的 作品,但古代诔文的基本格式已经具备。到鲁国柳下惠的妻子作 《柳下惠诔》, 就是文辞悲哀而篇幅较长的作品了。 到了汉代,继承前人来写作:如扬雄的 《元后诔》,文辞本来是相当繁杂的; 《汉代 ·元后传》中只摘要提到 “沙麓之灵”四句,晋代挚虞却怀疑是《元后诔》 的全文。岂有累述尊贵者的德行,只写寥寥四句呢?东汉杜笃的诔文,在前代颇 负声誉。他的 《吴汉诔》虽然不错,其他诔文却比较粗疏。怎能因 《吴汉诔》一 篇受到光武帝的称赞,就使他的全部作品变得贵重起来?傅毅所写的诔,文辞体 制,颇有伦次;苏顺、崔瑗二人的作品,也还写得明白而简要。看他们的诔文, 叙事如史传,文辞细致,音律协调,的确是具有写诔之才。晋代潘岳,在构思上 专学苏顺,善于叙述悲伤之情,能很容易地写得新颖而亲切。所以,和汉代的苏 顺比较起来,潘岳就能获得更为美好的声誉。至如东汉崔骃的 《诔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5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