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治   摘要: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野生动物患病后表现为天然孔出血,凝血不全,脾脏急性水肿,皮下和浆膜下组织有浆液性、出血性的浸润。现介绍下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野生动物,炭疽,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9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11-02   1流行病学   炭疽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历史上,该病曾经是危害牛、马、羊等家畜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毛皮动物中水貂、紫貂和海狸鼠对炭疽杆菌很易感,银黑狐、北极狐和貉的易感性差些,对该菌有一定的抵抗力;野生动物中发生该病的动物主要是草食兽、食肉兽、灵长类动物及啮齿动物等,如鹿、跳羚、捻角羚、麋羚、林羚、灰小羚羊、小苇羚、小岩羚、大角斑羚、貂羚、马羚、黑耳石羚、水羚、南非大羚羊、黑斑羚、长颈鹿、驼鹿、红鹿、象、猴、猩猩、狒狒、非洲水牛、野牛、野猪、疣猪、非洲野猪、斑马、斑纹角马、河马、狮、豹、猞猁、猎豹、灵猫、鬣狗、蜜獾、獾,家畜中牛、山羊、绵羊具有高度易感性,犬、猫和猪对炭疽杆菌有一定的抵抗力;实验动物小白鼠、豚鼠及家兔都极敏感;一般情况下禽鸟类对炭疽杆菌有很强的抵抗力,极少有发病的报道,但近期某地动物园曾因饲喂含炭疽杆菌的肉而使几只鹰发病并死亡;另有驼鸟发病的报道。   炭疽杆菌在一定条件下极其耐高温、干燥,在土壤中可长期生存。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加之吸血昆虫活跃,很容易造成该病的发生与传播。对野生动物的来说,主要是经口感染,其次是昆虫叮咬经皮肤感染。   2临床症状   最急性者几乎未表现出任何症状即倒地死亡,如患病紫貂、亚洲象、南非斑马、捻角羚等即为超急性经过,无任何临床表现,在吃食和奔跑时会突然倒地而死。仔细观察,动物可能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有时出血,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最为常见,动物体温急剧升到42℃,精神不振,食欲、反刍减弱或停止,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出血,起初便秘,接着腹泻带血,有时腹痛,尿暗红,妊娠动物发生流产。濒死期体温急剧下降,呼吸极度困难,痉挛,数小时至一昼夜之内死亡。水貂常为急性经过,病程为20~30min到2~3h。亚急性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稍长,一般为2~5天,症状亦稍缓和。   银黑狐、北极狐的病程稍长,为亚急性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浮肿,由颈部向头、四肢和躯干蔓延,几乎全部以死亡而告终,极少有康复的病例。   某些动物,如猪,可以发生局部型炭疽,咽部及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黏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   野牛发病多处于抑制状态,反刍停止,行走困难、后肢强直,从鼻孔、肛门等天然孔流出血色样液体,身体水肿。   羚羊发病多以体表肿胀为特征的皮肤型炭疽和局灶性炭疽。   鹿患炭疽的最急性型病例常在运动、采食、休息时突然倒地,全身抽搐,从口、鼻流出乳白色或黄色液体,数分钟内死亡。病程稍长点的病鹿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鼻镜干燥,呻吟,口、鼻流黄白色黏液样物质,呼吸迫促,瘤胃膨胀,腹泻、腹痛,局部肌肉颤动,后期倒地,四肢不断呈划水样运动,排血尿或血便,很快死亡。   象患炭疽病的最急性病例也是突然倒地,很快死亡。病情稍缓和者表现发烧,拒食,黏膜出血,皮下肿胀,疼痛,血性腹泻,后期麻痹瘫痪。病程稍长的病例表现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不愿走动,眼流泪,口大量流涏,消瘦,身体不同部位出现局灶性炎性肿胀。   野生食肉动物患炭疽有急性败血型经过,也有慢性局灶性发病的病例,但绝大多数转归死亡。   3防治措施   控制在野外生活的野生动物的炭疽病,进行免疫接种是困难且不切实际的,只能控制病死动物尸体以减少流行。家养的动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进行预防接种炭疽免疫的第一代菌苗为巴斯德的炭疽ⅰ苗和ⅱ苗,这种菌苗都是用高温(42~43℃)培养炭疽杆菌15~20天以减弱其毒力。第二代菌苗为国外科学家分离的cih(卫生技术研究所)菌株、分离的a16r菌株,均为无荚膜水肿型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当毛皮动物饲养场周围有炭疽病流行时,除进行一般的防治措施外,要对毛皮动物进行抗炭疽血清紧急接种。推荐用cih菌苗进行紧急接种,剂量为0.1ml,同时注射抗炭疽血清5ml,也可以先注射血清,5天后再做疫苗接种。第三代炭疽疫苗主要是适用于预防人类炭疽病的疫苗,均为无菌体苗,主要有英国科研人员研制的uk苗,是用sterne菌株经水解蛋白培养基液体培养,然后除菌过滤,并用滤器除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