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污染与控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结 金属污染途径、危害与控制 有机物污染途径、危害与控制 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三、有意加入的化学品及其预防控制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分类: 按来源分:1、天然食品添加剂 2、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功能分为23类(如:抗氧化剂,护色剂,防腐剂等等),营养强化剂也包括在此中。 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1、 抗氧化剂: 人工合成: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 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C、丁香、花椒、茴香、姜、桂皮 抗氧化作用机理: 1)阻断反应链,向过氧化物供氢使其分解,阻止醛或酮形成 2)自身更易氧化,因而可夺取空气中的氧 3)减弱氧化酶类的活性 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四)动物毒素 1、河豚毒素 河豚鱼外形特征 有毒成分:河豚毒素,分布在除肌肉以外的所有部位,其理化性质非常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破坏,加碱可破坏。毒性大小用小鼠单位表示,河豚鱼卵巢、肝脏毒性最强,每年2-5月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 中毒机制: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止钠离子对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神经传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发病急速并剧烈,潜伏期10分钟-3小时,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 运动神经麻痹 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至今无特效解毒药,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为主,对症处理。病程一般为8-9天。病死率为30-40%。 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水产品的管理。 2)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河豚鱼有毒,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 3)加强对市场和餐饮业海杂鱼的卫生监督检查。 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2、组胺 某些鱼(青皮红肉鱼:鲐巴鱼、竹夹鱼、金枪鱼)腐败时,肉尸中组氨酸形成增加,在脱羧酶作用下形成组胺。 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 预防 防止鱼类腐败变质;青皮红肉鱼采取适宜的加工烹调方法(彻底清洗、冷水浸泡、烹调时加醋或雪里红) 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竹夹鱼 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金枪鱼 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第一百三十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5、食物过敏原 摄入食物中某种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引起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年龄、遗传、其他 食物过敏原:蛋白质或糖蛋白 致敏食品:乳、蛋、花生、大豆、鱼类、甲壳类、坚果、转基因食品 症状:皮肤瘙痒、哮喘、荨麻疹、胃肠功能混乱等 治疗和预防:避免食入过敏原、对食品进行加工、脱敏疗法、 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小结 霉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污染与控制 藻类毒素污染与控制 植物毒素(毒蕈毒素、氰苷)与控制 动物毒素(河豚毒素、组胺)与控制 食品过敏原与控制 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二、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化学污染 (一)重金属 1、重金属污染食品途径 (1)某些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高本底含量 (2)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 (3)食品管道、容器、食品添加剂 2、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 (1)强蓄积性: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生物半衰期多较长 (2)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生物体及人体内达到很高的浓度 (3)危害常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 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3、影响有害金属毒性的因素 (1)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 有机汞毒性 无机汞, 甲基汞毒性最大 (2)食物营养成分 VC还原: Cr6+ ---- Cr3+ (3)金属间相互作用 Zn可减少Cd毒性(Zn争夺金属硫蛋白); Fe, Cr 降低Pb 毒性 (4)机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 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4、几种主要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毒性 汞(Hg) (1)对食品污染 以鱼贝类食品的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 A、含汞废水污染农田水体 B、含汞农药,除拌种用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外, 各国都已禁止使用 C、在水中由无机汞经厌氧菌作用形成甲基汞, 经食物链富集后在鱼体内可形成较高浓度, 从而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如日本水俣病。 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2)食品中汞对人体危害 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