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南.doc

医疗机构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 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南 当前国际疫情风险持续,国内本土疫情多点零星散发,疫情传播风险增大,加之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高发风险期。为指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以下简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冬春季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放反弹”的防控策略,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全面做好冬春季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医疗机构防控的底线红线思维,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的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特征 2.1 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 \t /item/2019%E6%96%B0%E5%9E%8B%E5%86%A0%E7%8A%B6%E7%97%85%E6%AF%92/_blank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 \t /item/2019%E6%96%B0%E5%9E%8B%E5%86%A0%E7%8A%B6%E7%97%85%E6%AF%92/_blank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2 流行病学特征: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三、基本要求 3.1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要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3.1.1 各医疗卫生机构防控工作小组应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结合各自实际,设计制定有效的应对工作流程。 3.1.2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实时掌握职工(含村医)及家属动态(职工去向、是否有发热、呼吸道疾病等症状),落实职工上班测温登记和7日核酸监测制度,严谨职工带病上班,严谨职工无特殊原因外出,严格落实职工家庭结婚、家属丧葬等红白事宴席报备制度。 3.1.3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把疫情防控各个关口,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单位责任和职能责任。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潜在风险要及时报备并落实相关措施。 3.2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指导职责,配合属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业务指导等工作。 3.3监督机构负责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督查要点,规范各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 3.3 疾控机构要充分发挥单位职责,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培训,规范开展疫情监测上报,认真细致做好流调工作。结合疫情工作要求,掌握县域疫情动态,科学分析研判,为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正确的建议和防控策略。 3.4 各医疗机构要扎实细致做好医疗工作。按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要求。严格门(急)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和病区管理。配备足够业务骨干负责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工作,把好医疗机构“出入关”,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 3.5 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要按照30天的满负荷工作要求储备防护物资,要建立防护物资预警机制。 3.6 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服务站)自2021年1月8日起禁止接诊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如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要立即向辖区卫生院报告,并通知患者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乡镇卫生院在接诊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后,要将患者有关接诊信息及时通报给患者所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服务站)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7 县

文档评论(0)

w97404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