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视娱乐节目中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现象浅议
摘要:本文调查影视娱乐节目中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的现象,主要从东北方言使用动机以及常用东北方言词两方面分析,探讨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真人秀;脱口秀;东北方言
东北话随着电视喜剧、小品、脱口秀等影视节目的热播流行开来,从东北地区流向更广大的方言区,越来越多的非东北人在影视节目中使用东北方言词。刘吉山(2016)对“东北方言热”现象做具体分析;王莹雪(2014)列举一系列东北方言词,从语音、词汇两方面分析幽默性;万菁(2015)更是专门研究赵本山小品中的东北方言的话语特色。从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到代表性的“赵本山小品话语特色”,以上研究多从东北方言的整体视角研究,所涉及的多是东北人在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词,较少非东北人。所以本文主要调查脱口秀、真人秀等节目中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情况。
一、影视节目中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动机分析
(一)故意制造娱乐效果
(1)黄老师,家里来客(qie上声)了。(《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7期)
这是何炅见到宋丹丹时对黄磊说的话,既表现对宋丹丹的欢迎,又显示出与宋丹丹的关系亲密。
(2)老妹儿啊,你老能吃(ci)了!(《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11期)
黄磊吃饭时对于文文乘两碗面的态度,用东北口说出来,使得调侃中多了几分宠溺,也更委婉幽默。
(3)一个字,甩,可劲儿甩。(《创造101》第7期)
王菊在表演节目时用东北话“可劲儿”生动形象表现“甩”的力度,使人捧腹大笑。
(二)受东北人影响无意表达
在东北人的带动下,潜移默化,其他人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说东北话。如在《了不起的挑战》中,台湾人阮经天在东北人沙溢的带动下,“我的妈呀”“咋的了”,成了他的口头禅。
(4)王迅:“虎了吧唧。”(《快乐大本营)
(5)脸脸:“黏哇的,腥嚎的。”(《快乐大本营)
在东北人带动下,四川人王迅也说了东北话。
身为河北人的邓伦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身边没有东北人的话,我会说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
二、影视节目中非东北人常用东北方言词
(一)啥
“啥”是东北话中最常用的词汇,前面几乎可以加所有动词,“想啥”“喝啥”,也可表示疑问。非东北人常说的是“干啥”,“干什么”的意思。
(6)何炅:“干啥呢你,破马张飞的。”(《快乐大本》)
(7)王嘉尔:“啥酱都不放?”(《拜托了冰箱第四季第7期》)
(8)张绍刚:“老庆祝个啥呢。”(《吐槽大会》第3季第10期)
(9)蒋勤勤:“你找啥呢?”(《幸福三重奏》第1期)
(二)哎呀妈呀
东北方言中的叹词,加重语气,近似于“我的天哪!”。李健曾对东北各地的“哎呀妈呀”做过分析。
(10)李健:“黑龙江一般说唉(阳平)呀妈(阴平)呀,辽宁有点拐一下,哎(阴平)呀妈(上声)呀,就它要把一声呀换成三声。”(《天天向》)
非东北名人提到东北话,“哎呀妈呀”也会脱口而出。
(11)毕雯珺:“哎呀妈呀,脑瓜疼啊。”(《偶像练习生》03-16期)
(12)谢娜:“啥东西,哎呀妈呀!”(《拜托了衣橱》第2期)
(三)整
“整”在东北话中是动词,泛指一切动词,在非东北人中使用频率极高。福原爱的老公江宏杰是台湾人,也被东北话传染,“我们又见面啦!谢谢给我整一个球拍@福原爱”(来自江宏杰微博)
(13)魏大勋:“俺这小老弟,你说这天挺热的,整点啥呢?”(《拜托了冰箱第四季》第7期)
(14)李阳:“整甄稀啊,顺滑细腻老凉快了。”(《拜托了冰箱第四季》第7期)
三、影视节目中非东北人使用东北方言趋势分析
(一)从频度看,东北方言词使用频率增加
就“忽悠”一词来说,经赵本山在《卖拐》、《卖车》等小品中推广,成为网络流行语。
(15)赵本山:“那次卖拐把他忽悠瘸了,那次卖车把他忽悠捏了。”(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
谷亞男,王继中(2013)中记录2006-2012年“忽悠”一词在全国几个大中城市晚报或晨报上各年出现的次数。北京《法制晚报》从2006年的0次到2009年高达60次,且逐年均保持40次左右。福建、浙江、湖北等地报纸上“忽悠”一词频率也均有增加。其流行的原因也与影视节目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