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漯河市重阳木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初探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重阳木的引进调入,重阳木锦斑蛾在漯河地区呈现大暴发趋势,对重阳木的生长造成的一定影响,通过对重阳木锦斑蛾在漯河地区的生长史、生活规律的研究,制定出了一套对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防治方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阳木锦斑蛾;生物学特性;防治
重阳木锦斑蛾(histiarhodopecromer)属鳞翅目,斑蛾科。该虫以低龄幼虫群集为害,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高龄后分散为害,羽化后的成虫一般在傍晚时出现,飞舞在建筑物墙体旁,该虫在漯河地区1年4代,以第2、3代为害最为严重,直接影响重阳木的生长发育,降低重阳木的观赏价值,造成重阳木的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漯河市近年来大量引进重阳木作为绿化景观树种,且多做行道树或成片种植,由于植物检疫环节的疏漏,加之漯河市自2010年春季以来干旱无雨雪,旱情较重,为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2012年,漯河市重阳木锦斑蛾发生较重,来势凶猛,特别是偏远地区,叶片几乎全部被吃光,仅剩枝丫,削弱了重阳木的长势,破坏了重阳木的观赏价值。为摸清该虫在漯河市发展情况,掌握防治方法,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
1形态特征
1.1成虫体长16~23mm,平均18mm;翅展46~68mm,平均60mm,头小红色有黑斑,触角黑色,邓林齿状,雄蛾触角较雌蛾宽,前胸背面褐色,前、后端中央红色。中胸背褐色,前端红色,近后端有2个红色斑纹或连成u字型。前翅黑色,反面基部有蓝光。后翅亦黑色,自基部至翅室近端部(占翅3/5)蓝绿色,前后翅反面基斑红色,自前而后渐小,但雌蛾黑斑较雄蛾大,雄蛾腹末端截钝凹入。雌蛾腹末端尖削,产卵器露出呈黑褐色。
1.2卵圆形、略扁,表面光滑。初为乳白色,后为黄色,近卵化时为浅灰色。长0.71~0.80mm;宽0.43~0.58mm。
1.3幼虫体肥厚而扁,头部常缩在前胸内,腹足趾勾单续中带,体具枝刺。有些枝刺上具有口腺口。1龄幼虫体浅黄色,具不发达枝刺,头部暗褐色,自中胸后半部起,体背两侧各有2条并列的淡褐色纵带组,达第8腹节,后端几乎相接;体长1.43~1.58mm。2龄幼虫体上枝刺略较1龄幼虫明显,体背两侧各只有1条较宽的深褐色纵带纹,后端相接,呈长“u”字形;体长2.54~2.62mm,其特征与1龄幼虫相同。3龄幼虫体背面暗紫红色,体具明显枝刺,头呈淡褐色,前胸背面淡黄褐色;体长4.30~4.46mm。4龄幼虫头部褐色,前胸前侧缘黄色,前胸背板褐色,各体节背面中央有黑色短横条斑;背面两侧枝刺间有黑色圆形斑;在这些体斑相应的位置,各体节相邻处也有黑色横条斑和圆斑,组成体背3列黑色的斑纹;体长7.21~7.30mm。5~7龄幼虫与4龄相似,体色较暗淡,呈粉灰色至暗红色,体背面枝刺淡红至桃红色,5龄体长为13.0~13.22mm,6龄18.82~20.14mm,部分有7龄,8龄很少,体长23mm左右。幼虫中、后胸各具10个枝刺,第1~8腹节皆具6个枝刺,第9腹节4个枝刺,位于腹部两侧的枝刺棕黄色,较长,体背面的枝刺大都为紫红色较短。1.4蛹
体长15.3~19.48mm,平均17mm,初化蛹时全体黄色,腹部微带粉红色。随后头部变为暗红色,复眼、触角、胸部及足、翅黑色,腹部桃红色,第1~7节背面有1个大黑斑,侧面每边具1个黑斑,腹面露出末端的第6、第7节各有2个大黑斑并列。蛹长22~27mm,平均24mm,宽7.4~8mm,平均8.12mm,白色或略带淡褐色。
2生物学特性
2.1生活史重阳木锦斑蛾在漯河市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重阳木树皮、树干、树洞及周围墙缝、石块堆等处结茧潜伏越冬,越冬幼虫至次年4~5月化蛹,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为发蛾盛期。第1代幼蟲于5月下旬盛卵,开始为害,6月上旬为害盛期,6月中下旬~7月上旬树结茧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幼虫于7月上中旬盛卵,7月下旬幼虫能在3~4d内把树叶吃光,仅剩枝,8月上旬下地结茧化蛹,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3代幼虫于8月下旬盛发,常见于9月上旬食尽全部绿叶,10月中上旬陆续见蛾。第4代幼虫发生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开始越冬。各世代生活历期为:第1代62.6d(30.5°c),第4代(越冬代)185.8d(14.9°c)。各代发生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8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次年4月中下旬,全年以2、3代为害最为严重,第4代幼虫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蛰伏越冬。
2.2发生规律
该虫在干旱少雨雪年份,树势衰弱时发生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