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中敏致波多野太郎遗札三通辑释
内容摘要:日本《东方宗教》杂志所载著名学者任中敏先生致日本著名汉学家波多野太郎信札三通,为《任中敏文集》《任中敏先生诗词集》等书所未载。其内容关涉敦煌学“任、饶”公案及对诸多敦煌学家之评价,允为中日学术交流友好往来之一手材料,极具艺术、文献、文学等多重价值,理应重视。今一一整理点校,略加案识,公之于众,以飨同好。
关键词:任中敏;波多野太郎;信札;辑释
中图分类号:k8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2-0114-06
interpretationofthreeletterssentby
renzhongmintotarokitano
chengxi
(departmentofliberalart,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2)
abstract:threeletterssentbyrenzhongmintotarokitano,bothdistinguishedscholarsinthefieldofreligiousstudiesandanthropologyintheirrespectivecountries,werepublishedinthejapanesemagazineeasternreligions.theseletterswerenotrecordedincollectedworksofrenzhongminandcollectedpoemsofmr.renzhongminandmusthavebelongedinthepersonaldocumentsofprofessorsrenandtaro.thelettersinvolvesthepublicdebatesbetween“renbantangandraozhongyi”andincludesevaluationsofmanydunhuangscholars;thecontentandgeneraltoneoftheselettersisexemplaryofthefriendlyacademicexchangesbetweenchinaandjapan.thispaperanalyzestheartistic,documentary,andliteraryvalueoftheseletterssoastosharethemwithcolleagueswhomayappreciatetheirvalue.
keywords:renzhongmin;tarokitano;letters;interpretation
波多野太郎(1912—2003),日本神奈川人,自称湘南老人,曾任日本中国语学会会长,著名汉学家、中国古代戏曲史专家,著有《老子王注校正》《中国地方志所录方言汇编》《中国小说戏曲词汇研究辞典》《游仙窟新考》《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宋词评释》《粤剧管窥》《中国文学史研究——小说戏曲论考》《近三十年代京剧研究文献精要书目》等,与著名词曲学、敦煌学、唐代音乐文艺学家任中敏先生(1897—1991)交谊甚笃,曾亲赴北京、扬州等地拜访任先生,并时有信札往还,就敦煌曲辞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传为中日学术、文化交流史上之佳话。任先生信札中涉及对著名学者饶宗颐、保罗·戴密微、张献之、蒋礼鸿、王重民、范文澜等先生的评价,尤其对饶宗颐先生多有批评,引发为敦煌学史上“任、饶”两大家一段学术公案,学术反响较大[1]。波多野太郎先生曾多次撰文介绍任先生的学术成就,如《任、饶两大家围绕敦煌歌辞的论争》(昭和五十四年(1979)日本道教学会编《东方宗教》第53号)、《任半塘教授的“敦煌曲”批判》(昭和五十四年(1979)《东方宗教》第54号)、《任半塘教授最近的科学研究工作——校勘〈行路难〉〈敦煌歌词集〉等》(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4期合刊,佟金铭译)等。其中前两者因载诸日本刊物,大陆不易得见,故而弥足珍贵。两文附录任先生致波多野太郎先生信札三通,王小盾、陈文和先生所编《任中敏文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及严申榜、易元福先生主编之《任中敏先生诗词集》(香港浩德出版社2006年)均失收。信札不仅可见任先生及波多野先生之人品学问、性情襟抱,更是敦煌学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之宝贵资料。笔者有幸通过留学日本友人查访而得,今将其重加整理,略加考订,公之于众,以飨同好。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批评指正。
致波多野太郎先生书·其一
(1976年8月15日)
波多野太郎先生文席:
六月十一日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