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脑户(Nǎohǜ,DU17)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穴直上1.5寸,当枕外隆突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晕,目眩,项强; ②癫痫。 【操作】平刺0.5-1寸。 18.强间(Qiángjiān,DUl8)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穴直上1.5寸) (或当风府穴与百会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痛,目眩,项强; ②癫狂,失眠。 【操作】平刺0.5-1寸。 19.后顶(Hòudǐng,DU19)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 (脑户穴直上3寸,或百会穴直后1.5寸)。 【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痛,眩晕,项强; ②癫狂痫。 【操作】平刺0.5-1寸。 20.百会(Bǎihuì,DU20)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前发际正中向后5寸) (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失眠、健忘、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②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 ③脱肛、阴挺(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21.前顶(Qiándǐng,DU21)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或百会穴前1.5寸)处。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及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痛,眩晕;中风病,癫狂痫。 ②鼻渊,目赤肿痛。 【操作】平刺0.3-0.5寸。 22.囟会(Xìnhuì,DU22)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或百会穴前3寸)处。 。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痛,眩晕; ②鼻渊; ③癫狂痫。 【操作】平刺0.3-0.5寸。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 23.上星(Shànxīng,DU23)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①头痛、眩晕,癫狂; ②目痛;鼻渊、鼻衄等头面部病证; ③热病,疟疾; 【操作】平刺0.5-0.8寸。 24 .神庭(Shéntíng,DU24) 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②头痛、目眩、目赤、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操作】平刺0.3-0.5寸。 25.素髎(Sǜliáo,DU25) 【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解剖】在鼻尖软骨中;有面动、静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主治】 ①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 ②鼻渊,鼻衄等鼻病。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一般不灸。 26.水沟(Shuǐigōu,DU26) 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等急危重症; 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 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等鼻口部病证; ③闪挫腰痛。 ④消渴、水肿、黄疸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27.兑端(Duìduān,DU27) 【定位】在面部,当上唇正中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粘膜移行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 ①昏迷、晕厥、癫狂、癔病等神志病证; ②口歪、齿痛、鼻塞等口鼻部病证。 【操作】向上斜刺0.2-0.3寸。 28.龈交(Yínjiāo,DU28) 【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连接处。 【解剖】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神经分支。 【主治】 ①口歪、齿痛、鼻衄、面赤颊肿等口鼻部病证; ②癫狂; ③腰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