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船舶大气污染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空气污染的定义(ISO):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健康、舒适感或环境。 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粉尘、石油及化学品蒸汽、尾气、含CFCs及其他卤化物的制冷剂和灭火剂、有毒有害气体。 国际公约:IMO MEPC于1997年通过了MARPOL73/78公约新增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预计2002年12月31日生效。P19。 我国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7年开始实施。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第一节 粉尘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 粉尘污染情况 散货船装载的煤炭、散粮、矿石、散盐、散化肥、砂石、散木材等,在装卸—转运—储存过程中产生扬尘,污染港区空气。 二 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一)湿法防尘 1 喷水除尘:除尘率80%,费水、 结冰、货物流失、二次污染(煤炭 附则Ⅷ?) 2 磁化水除尘:把水磁化,可提高除尘效率(2倍多)。 3 湿润剂除尘:在水中加入湿润剂,提高除尘效率 (70%~90%)。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4 泡沫除尘:98.2%水+0.2%泡沫剂+添加剂,体积数300多,降尘率98%,克服了水的缺点。 (二)干式除尘 1 密闭尘源:最根本的措施。 2 集尘装置:过滤、重力沉降、惯性分离、离心式、洗涤式、静电式、超声波集尘装置。 3 粘结剂除尘:表面涂粘结剂。其他(长期保存):表面喷洒化学试剂,形成硬壳。 (三)综合防尘技术 喷水+防尘网、绿化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第二节 散装液体泄漏及其防止技术 船舶运输的三大液体散货:石油、化学品、液化气。 散货运输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大呼吸”,“小呼吸”,跑、冒、滴、漏挥发。 防止技术: *全密封装卸技术,回收气体; *采用浮顶罐,减少“大呼吸”; *储液罐涂不吸光材料,减少“小呼吸”。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第三节 船舶CFCs对大气的危害与环保冷剂的开发 臭氧层: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分布在离地面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同温层)中,其浓度并不大,但可以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波长小于295nm的太阳紫外线;而对生物无害的波长大于320nm的太阳紫外线却可以全部通过;对生物有一定危害、波长在295—320nm的太阳紫外线大部分也被吸收。所以臭氧层是人类和地球生物的一道天然屏障。臭氧每减少1%,可使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力增加1.5—12%。紫外线是皮肤癌的主要诱发病因;眼球受强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白内障;强烈紫外线辐射,也损害人体的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抵抗力,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许多疾病更易于发生。强烈紫外线辐射,使许多农作物、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也受到一定损害。 温室效应:即将地球散发到大气层的热量反射回地球表面。氯氟烃及卤族化合物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因素之一。据科学家估算,每一个R11和R12分子对地球可能造成升温的影响,将是每个CO2分子的1万倍。见图6-1 一、CFCs对臭氧层的影响 1、臭氧的生成和分解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臭氧的生成:式(6-1)(6-2)(6-3)。 臭氧的分解:式(6-4) 臭氧与Cl的反应:式(6-5) 2 氟利昂(FREON)对臭氧层的影响 R12的光化学反应:式(6-11) 二、氟利昂替代品的开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尔纳公约》,于1987年9月通过了《控制破坏大气臭氧层物品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公约规定,从1996年起禁止使用R12(发展中国家可推迟10年)。我国应在2005年底完全淘汰CFC。 HCFC(R22)作为过渡冷剂,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从2000年开始限制使用,到2030年全部废止,我国定为2040年禁用R22。 臭氧消耗潜能值(ODP—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表示对臭氧层的破坏性的强弱。 全球变暖潜能值(GWP—Greenhouse Warming Potential):表示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影响的大小。 规定:R12的ODP和GWP为1.0。 CFCs的替代产品: HCFC22(R22):ODP=0.055 、GWP=0.36 R134a(四氟乙烷):ODP=0 、GWP=0.28 氨(R717):ODP=0 、GWP=0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第四节 船舶废气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 船舶排放的废气主要有:NOx、SOx、Cox、VOC等。 NOX的危害:NO高浓度时会造成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障碍;N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园区现场5S执行标准及操作手册.pdf VIP
- 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思.pptx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当代西方隐喻理论要点.ppt VIP
- 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pptx VIP
- 纪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共十集解说词.doc VIP
- 10《苏武传》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6.4中国舞曲 课件 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